圆柱壳体振动陀螺非接触式驱动与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圆柱壳体振动陀螺国内外发展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1.2.2 振动陀螺驱动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圆柱壳体振动陀螺杯形谐振子分析 | 第19-26页 |
2.1 杯形谐振子简介 | 第19-20页 |
2.2 圆柱壳体振动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3 振动陀螺的动力学模型 | 第21-24页 |
2.4 谐振子的关键性能参数 | 第24-25页 |
2.4.1 机械品质因数 | 第24页 |
2.4.2 频率裂解 | 第24页 |
2.4.3 刚性轴位置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非接触式驱动技术研究 | 第26-33页 |
3.1 非接触式驱动整体方案 | 第26-27页 |
3.1.1 电磁驱动的基本原理 | 第26页 |
3.1.2 测试装置 | 第26-27页 |
3.2 电磁驱动的仿真分析 | 第27-28页 |
3.3 电磁驱动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28-32页 |
3.3.1 驱动电压及驱动距离的影响研究 | 第28-31页 |
3.3.2 电磁驱动与压电驱动的性能对比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 | 第33-45页 |
4.1 非接触式检测的整体方案 | 第33-35页 |
4.1.1 基本原理 | 第33-34页 |
4.1.2 声波检测实验系统设计 | 第34-35页 |
4.2 仿真分析与器件选型 | 第35-36页 |
4.2.1 仿真分析 | 第35-36页 |
4.2.2 器件选择 | 第36页 |
4.3 声波检测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36-38页 |
4.3.1 检测距离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2 声波检测与压电检测的对比 | 第37-38页 |
4.4 基于声波检测技术的谐振子振型测试 | 第38-44页 |
4.4.1 测试方案 | 第39页 |
4.4.2 开放环境下的谐振子振型测试 | 第39-40页 |
4.4.3 封闭环境的谐振子振型测试 | 第40-41页 |
4.4.4 谐振子振型的激光测试 | 第41-42页 |
4.4.5 谐振子振型声波检测误差分析 | 第42-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基于非接触式驱动检测技术的谐振子测试系统 | 第45-58页 |
5.1 系统整体设计 | 第45-46页 |
5.2 谐振子的谐振频率测试 | 第46-47页 |
5.2.1 谐振频率测试方案 | 第46页 |
5.2.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5.3 谐振子刚性振动轴的位置测试 | 第47-54页 |
5.3.1 刚性振动轴的产生及其影响 | 第47-48页 |
5.3.2 刚性轴位置测试方案 | 第48-49页 |
5.3.3 测试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5.4 谐振子的频率裂解测试 | 第54-55页 |
5.4.1 频率裂解测试方案 | 第54页 |
5.4.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5.5 谐振子的机械品质因数测试 | 第55-57页 |
5.5.1 Q值测试方案 | 第55-56页 |
5.5.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