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及意义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内涵及渊源第11-15页
    第一节 民生与民生思想第11-12页
        一、民生的含义第11-12页
        一、民生思想的内涵第12页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渊源第12-15页
        一、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理论之基第12-13页
        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养料第13页
        三、孙中山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直接来源之一第13-14页
        四、西方的福利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提供了借鉴第14-15页
第二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内容第15-28页
    第一节 邓小平时期的“富民思想”第15-18页
        一、恤民生疾苦,解民忧民难第15-16页
        二、贯彻富民思想,实现共同富裕第16-17页
        三、保障人民利益,重视民生建设第17-18页
    第二节 江泽民时期的“利民思想”第18-21页
        一、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18-19页
        二、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第19-20页
        三、走可持续发展的民生之路第20-21页
    第三节 胡锦涛时期的“重民思想”第21-24页
        一、科学发展的民生理念第21-22页
        二、“以人为本”的民生建设第22-23页
        三、深化改革,推进创新第23-24页
    第四节 习近平时期的“强民思想”第24-28页
        一、中国梦,人民梦第24-25页
        二、坚持走群众路线第25-26页
        三、全面深化改革,共创美好未来第26-28页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意义第28-34页
    第一节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第28-30页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第28-29页
        二、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29页
        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第29-30页
    第二节 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第30-34页
        一、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第30-32页
        二、加速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第32-34页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第36-37页
致谢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ndroid的路面破损检测软件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有机硅改性聚乙二醇型聚氨酯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