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8页 |
1.2.1 TiAl合金焊接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2 钛合金与TiAl合金异种金属电子束焊接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试验方案 | 第18-19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19-23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0-21页 |
2.3 试验分析测试方法 | 第21-23页 |
2.3.1 微观组织分析 | 第21页 |
2.3.2 接头力学性能测试 | 第21-23页 |
第3章 高铌TiAl/Ti600合金电子束对中焊接头组织及性能 | 第23-32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接头表面成形及裂纹缺陷 | 第23-25页 |
3.3 接头组织分析 | 第25-29页 |
3.3.1 焊缝区组织特征 | 第25-27页 |
3.3.2 热影响区组织特征 | 第27-29页 |
3.4 接头力学性能和断裂特征 | 第29-31页 |
3.4.1 接头力学性能 | 第29-30页 |
3.4.2 接头断裂特征 | 第30-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电子束偏束及热补偿对接头组织及性能影响 | 第32-52页 |
4.1 电子束偏束焊工艺研究 | 第32-38页 |
4.1.1 电子束偏束焊的提出 | 第32-33页 |
4.1.2 偏束距离对接头表面成形及裂纹缺陷的影响 | 第33-34页 |
4.1.3 偏束距离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第34-36页 |
4.1.4 偏束距离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6-38页 |
4.2 电子束热补偿工艺研究 | 第38-50页 |
4.2.1 电子束热补偿工艺的提出 | 第38-39页 |
4.2.2 热补偿工艺对接头表面成形及裂纹缺陷的影响 | 第39-41页 |
4.2.3 热补偿工艺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第41-46页 |
4.2.4 热补偿工艺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接头温度场及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 第52-65页 |
5.1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求解 | 第52-55页 |
5.1.1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52-53页 |
5.1.2 材料热物理参数 | 第53-54页 |
5.1.3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54页 |
5.1.4 焊接热源模型选择 | 第54-55页 |
5.2 接头温度场分析 | 第55-59页 |
5.2.1 接头对中焊温度场分布 | 第55-57页 |
5.2.2 偏束焊接头温度场分析 | 第57-58页 |
5.2.3 热补偿工艺温度场分析 | 第58-59页 |
5.3 接头应力场分析 | 第59-63页 |
5.3.1 对中焊接头残余应力分析 | 第59-60页 |
5.3.2 不同工艺对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60-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