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断裂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断裂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 第9-11页 |
1.2.2 断裂动力学的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1.2.3 断裂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 第12页 |
1.3 金属材料冲击断裂过程与机制 | 第12-15页 |
1.3.1 冲击载荷与冲击韧性试验 | 第12-13页 |
1.3.2 冲击试验的断裂过程 | 第13-14页 |
1.3.3 冲击韧性的意义 | 第14-15页 |
1.4 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15-20页 |
1.4.1 低碳钢的断裂模式 | 第15页 |
1.4.2 应力状态 | 第15-17页 |
1.4.3 温度 | 第17-18页 |
1.4.4 应变速率 | 第18-20页 |
1.5 形状尺寸的影响 | 第20-21页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不同形状尺寸试件的夏比冲击试验 | 第22-31页 |
2.1 对 921A钢的冲击结果进行修正和重新拟合 | 第22-25页 |
2.2 设计三种不同截面形状尺寸的冲击试件及其抗弯截面系数 | 第25-27页 |
2.3 夏比冲击试验 | 第27-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抗冲击性能与几何形状尺寸关系 | 第31-36页 |
3.1 冲击功与抗弯截面系数的关系 | 第31-32页 |
3.2 最大载荷与抗弯截面系数的关系 | 第32-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冲击断裂机制的分析 | 第36-54页 |
4.1 模型建立 | 第36-41页 |
4.1.1 网格划分 | 第36-37页 |
4.1.2 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的设置及简化 | 第37-41页 |
4.1.3 工况定义及模型准确性的判定 | 第41页 |
4.2 抗冲性能随几何形状尺寸变化可能性原因分析 | 第41-53页 |
4.2.1 断口微观形貌分析 | 第41-46页 |
4.2.2 缺口前沿所受应力和应力状态分析 | 第46-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抗冲击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研究 | 第54-61页 |
5.1 几何形状尺寸对起裂处断裂机制的影响 | 第54-56页 |
5.2 抗冲击强度随温度下的变化规律 | 第56-60页 |
5.2.1 纯解理起裂时抗冲击强度随温度变化的研究 | 第57-58页 |
5.2.2 微孔聚集型起裂时抗冲击强度随温度变化及原因 | 第58-60页 |
5.2.3 塑性变形后解理起裂时抗冲击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及原因 | 第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