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加压焊论文

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6N01及 7N01铝合金的析出相第10-12页
        1.2.1 6系铝合金的沉淀相第10-11页
        1.2.2 7系铝合金的沉淀相第11-12页
    1.3 铝合金的主要强化机制第12-13页
        1.3.1 固溶强化第12页
        1.3.2 细晶强化第12页
        1.3.3 形变强化第12页
        1.3.4 第二相强化第12-13页
    1.4 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发展概况第13-16页
        1.4.1 搅拌摩擦焊原理及特点第13页
        1.4.2 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性能的研究第13-16页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18-22页
    2.1 试验材料第18页
    2.2 焊接方法及设备第18-19页
    2.3 接头性能测试方法第19-21页
        2.3.1 静拉伸性能第19页
        2.3.2 弯曲性能第19-20页
        2.3.3 接头冲击韧性第20页
        2.3.4 接头显微硬度第20页
        2.3.5 接头疲劳性能第20-21页
    2.4 接头组织结构分析第21-22页
        2.4.1 金相组织观察第21页
        2.4.2 断口分析第21页
        2.4.3 透射电镜组织观察第21-22页
第3章 异种铝合金FSW接头组织结构特征研究第22-39页
    3.1 材料设置对焊核区材料流动行为的影响第22-24页
    3.2 接头 7N01铝合金一侧的组织形态第24-28页
        3.2.1 母材区第24-25页
        3.2.2 热影响区第25-26页
        3.2.3 热机影响区第26-27页
        3.2.4 焊核区第27-28页
    3.3 接头6N01铝合金一侧的组织形态第28-33页
        3.3.1 母材区第28-30页
        3.3.2 热影响区第30-31页
        3.3.3 热机影响区第31-32页
        3.3.4 焊核区第32-33页
    3.4 FSW接头的组织结构转变机制第33-37页
        3.4.1 接头微区晶粒形态转变特征第33-35页
        3.4.2 接头沉淀相的演变机制第35-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异种铝合金FSW接头力学性能研究第39-48页
    4.1 显微结构对接头显微硬度的影响第39-41页
    4.2 显微结构对接头强度的影响第41-43页
    4.3 显微结构对接头弯曲性能的影响第43-44页
    4.4 显微结构对接头冲击韧性的影响第44-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5章 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疲劳性能第48-62页
    5.1 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疲劳极限第48-49页
    5.2 疲劳断口宏观特征第49-50页
    5.3 疲劳裂纹的萌生部位及短裂纹的形成第50-54页
    5.4 疲劳裂纹扩展特性及断裂特征第54-57页
    5.5 显微结构对疲劳性能的影响机制第57-60页
    5.6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n-58Bi复合钎料的制备与钎焊性能研究
下一篇:高铌TiAl/Ti600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