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防污设备论文

电催化/紫外复合船舶压载水微藻灭活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1.1 船舶压载水生物物种入侵问题的危害第11-12页
        1.1.2 国际对船舶压载水问题的解决方法第12页
    1.2 船舶压载水生物入侵问题的研究进展第12-17页
        1.2.1 压载水的置换第12-13页
        1.2.2 压载水的处理第13-17页
    1.3 电催化/紫外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1.3.1 电催化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2 紫外辐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19页
        1.3.3 电催化/紫外复合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19-20页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页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1-30页
    2.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第21-23页
    2.2 实验水样配置及微生物培养第23-25页
        2.2.1 实验水样配置第23页
        2.2.2 实验微藻培养第23-25页
    2.3 实验装置及操作第25-27页
        2.3.1 电催化反应系统第25页
        2.3.2 紫外辐射反应系统第25-26页
        2.3.3 电催化/紫外复合反应系统处理流程第26-27页
        2.3.4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反应体系的进水流量第27页
    2.4 微藻灭活效果分析方法第27-28页
    2.5 TRO含量的测定方法第28-29页
    2.6 电极表面形貌测定方法第29页
    2.7 紫外辐照强度测定方法第29-30页
第3章 微藻的大型培养条件探究第30-43页
    3.1 前言第30页
    3.2 杜氏盐藻的培养条件探究第30-33页
        3.2.1 不同培养基对杜氏盐藻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0-31页
        3.2.2 不同盐度对杜氏盐藻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1-32页
        3.2.3 不同光照强度对杜氏盐藻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2页
        3.2.4 不同温度和pH对杜氏盐藻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2-33页
    3.3 青岛大扁藻的培养条件探究第33-37页
        3.3.1 不同培养基对青岛大扁藻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3-34页
        3.3.2 不同温度和pH对青岛大扁藻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4-35页
        3.3.3 不同营养元素添加方式对青岛大扁藻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5-36页
        3.3.4 不同曝气量对青岛大扁藻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6-37页
    3.4 四爿藻的培养条件探究第37-39页
        3.4.1 不同培养基对四爿藻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7-38页
        3.4.2 不同温度和pH对四爿藻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8-39页
        3.4.3 不同曝气量对四爿藻生长状态的影响第39页
    3.5 锥状斯克里普藻的培养条件探究第39-41页
        3.5.1 不同温度对锥状斯克里普藻生长状态的影响第40页
        3.5.2 不同pH对锥状斯克里普藻生长状态的影响第40-41页
    3.6 微藻大型培养模式的实现第41-42页
    3.7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电催化法微藻灭活性能研究第43-61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Ti/SnO_2阳极电催化微藻灭活性能研究第43-51页
        4.2.1 Ti/SnO_2阳极的表面结构表征第43页
        4.2.2 Ti/SnO_2阳极不同水力停留时间的灭藻效果第43-45页
        4.2.3 Ti/SnO_2阳极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灭藻效果第45-47页
        4.2.4 Ti/SnO_2阳极电催化系统出水TRO含量的变化第47-49页
        4.2.5 Ti/SnO_2阳极电催化系统的持续灭藻效果第49-51页
    4.3 Ti/SnO_2-RuO_2阳极电催化微藻灭活性能研究第51-58页
        4.3.1 Ti/SnO_2-RuO_2阳极的表面结构表征第51页
        4.3.2 Ti/SnO_2-RuO_2阳极不同水力停留时间的灭藻效果第51-53页
        4.3.3 Ti/SnO_2-RuO_2阳极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灭藻效果第53-54页
        4.3.4 Ti/SnO_2-RuO_2阳极电催化系统出水TRO含量的变化第54-56页
        4.3.5 Ti/SnO_2-RuO_2阳极电催化系统的持续灭藻效果第56-58页
    4.4 两种电极材料的灭藻性能对比第58-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电催化/紫外复合系统微藻灭活性能研究第61-68页
    5.1 引言第61页
    5.2 电催化/紫外复合系统的微藻灭活性能第61-62页
    5.3 电流密度对电催化/紫外复合灭藻效果的影响第62-63页
    5.4 电催化/紫外复合系统出水TRO含量的变化第63-65页
        5.4.1 电催化/紫外复合系统的出水TRO浓度第63-64页
        5.4.2 电催化/紫外复合系统出水TRO的衰减情况第64-65页
    5.5 电催化/紫外复合系统的持续灭藻效果第65-67页
    5.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褐藻色素的浸出及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溶剂萃取研究
下一篇: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与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