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过共晶AL-SI合金 | 第11-15页 |
1.2.1 过共晶Al-Si合金组织与性能 | 第11-13页 |
1.2.2 过共晶Al-Si合金组织的改善 | 第13-15页 |
1.3 受控扩散凝固 | 第15-16页 |
1.4 合金凝固过程 | 第16-19页 |
1.4.1 溶质再分配 | 第16-17页 |
1.4.2 成分过冷 | 第17-18页 |
1.4.3 固液界面的微观结构 | 第18-19页 |
1.4.4 晶体生长机制 | 第19页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19-22页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9-20页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0-2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2-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1 合金材料 | 第22页 |
2.1.2 变质剂 | 第22-23页 |
2.1.3 精炼剂 | 第23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3-24页 |
2.2.1 熔炼设备 | 第23-24页 |
2.2.2 其他设备 | 第24页 |
2.3 CDS工艺流程 | 第24-27页 |
2.3.1 实验整体工艺步骤 | 第24-25页 |
2.3.2 CDS混合浇注过程 | 第25-26页 |
2.3.3 变质处理工艺 | 第26页 |
2.3.4 混合熔体快速冷却实验 | 第26-27页 |
2.4 试样制备及微观组织观察 | 第27-28页 |
2.4.1 试样制备 | 第27页 |
2.4.2 微观组织观察 | 第27-28页 |
2.5 DSC差示扫描分析 | 第28页 |
2.6 热处理工艺 | 第28页 |
2.7 力学拉伸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2.8 过共晶AL-SI合金中组织的一些参数测定 | 第29-32页 |
2.8.1 初生Si晶粒尺寸测定 | 第29页 |
2.8.2 初生Si晶粒分布测定 | 第29-30页 |
2.8.3 α 基体晶粒尺寸测定 | 第30页 |
2.8.4 共晶Si长宽比测定 | 第30-32页 |
3 受控扩散凝固(CDS)对A390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32-48页 |
3.1 传统铸造工艺及变质后的过共晶AL-SI微观组织 | 第32-34页 |
3.2 受控扩散凝固工艺(CDS)制备A390合金微观组织 | 第34-38页 |
3.2.1 T1为 730℃制备的A390合金微观组织 | 第34-35页 |
3.2.2 T1为 740℃制备的A390合金微观组织 | 第35-36页 |
3.2.3 T1为 750℃制备的A390合金微观组织 | 第36-37页 |
3.2.4 T1为 770℃制备的A390合金微观组织 | 第37-38页 |
3.3 不同混合温度以及变质处理的合金微观组织比较 | 第38-42页 |
3.3.1 晶粒尺寸比较 | 第38-39页 |
3.3.2 组织分布均匀性比较 | 第39-42页 |
3.4 不同混合温度以及变质处理的晶粒微观形貌 | 第42-44页 |
3.4.1 初生Si微观形貌 | 第42-44页 |
3.4.2 共晶Si微观形貌 | 第44页 |
3.5 力学拉伸性能测试 | 第44-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4 CDS改善A390合金组织机理研究 | 第48-68页 |
4.1 CDS改善组织机理探讨 | 第48-51页 |
4.2 CDS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第51-52页 |
4.3 CDS混合区域微观组织研究 | 第52-56页 |
4.4 混合区域组织微观形貌 | 第56-59页 |
4.4.1 区域A组织微观形貌 | 第56-57页 |
4.4.2 区域B组织微观形貌 | 第57-58页 |
4.4.3 区域C组织微观形貌 | 第58-59页 |
4.5 CDS微观组织形成机制探讨 | 第59-66页 |
4.5.1 初生Si形成机制探讨 | 第59-64页 |
4.5.2 共晶Si形成机制探讨 | 第64-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CDS工艺方法的优化 | 第68-82页 |
5.1 保温对CDS微观组织影响 | 第68-76页 |
5.1.1 640℃分别保温 1、3、5 min对微观组织影响 | 第68-76页 |
5.1.2 680℃保温 1min对微观组织影响 | 第76页 |
5.2 改变混合顺序对微观组织影响 | 第76-78页 |
5.3 热处理对微观组织影响 | 第78-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6 结论及工作展望 | 第82-86页 |
6.1 结论 | 第82-83页 |
6.2 展望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附录 | 第94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