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8页 |
2 审查起诉阶段排除非法证据的必要性 | 第8-13页 |
2.1 检察机关监督职能的体现 | 第8-9页 |
2.2 保障检察机关的公诉效能 | 第9-10页 |
2.3 提升审判机关的庭审效率 | 第10-11页 |
2.4 形成非法证据的隔离带 | 第11-13页 |
3 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现状 | 第13-19页 |
3.1 “双轨制”的实体性规则 | 第13-17页 |
3.2 语焉不详的程序性规则 | 第17-19页 |
3.2.1 “双管齐下”的启动程序 | 第17页 |
3.2.2 多元化的调查核实程序 | 第17-19页 |
4 审查起诉阶段排除非法证据的实践与困境 | 第19-29页 |
4.1 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实践现状 | 第19页 |
4.2 检察机关面临的实践困境 | 第19-29页 |
4.2.1 非法证据发现难 | 第19-21页 |
4.2.2 非法证据调查核实难 | 第21-22页 |
4.2.3 非法证据认定排除难 | 第22-29页 |
5 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制度构想 | 第29-37页 |
5.1 检察介入侦查下的有效监督 | 第29-31页 |
5.2 监所检察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31-32页 |
5.3 听证程序的规范化构建 | 第32-34页 |
5.3.1 听证程序之存在必要 | 第32-33页 |
5.3.2 听证程序之具体构建 | 第33-34页 |
5.4 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的初步探索 | 第34-37页 |
5.4.1 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信息公开现状 | 第34-35页 |
5.4.2 突破窘境之建立规范化机制 | 第35-37页 |
6 结语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