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干摩擦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微分包含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干摩擦系统的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微分包含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稳定性研究的现状 | 第14-15页 |
1.4 干摩擦系统动力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安排 | 第15-18页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5.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2 干摩擦Filippov系统的非线性分析与动力学研究 | 第18-37页 |
2.1 干摩擦系统的工程背景 | 第18-19页 |
2.2 干摩擦系统模型 | 第19-22页 |
2.3 干摩擦系统运动分析 | 第22-24页 |
2.4 干摩擦系统粘滑运动 | 第24-27页 |
2.4.1 系统系统无量纲方程 | 第24-25页 |
2.4.2 粘滑周期运动的形式及其存在性条件 | 第25-27页 |
2.5 Filippov系统的周期解存在的条件 | 第27-30页 |
2.6 李雅普诺夫指数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30-36页 |
2.6.1 广义线性化方程和传递矩阵 | 第31页 |
2.6.2 广义线性化方程的求解 | 第31-32页 |
2.6.3 传递矩阵的求解方法 | 第32-34页 |
2.6.4 关于干摩擦系统间断点的分析 | 第34-35页 |
2.6.5 数值算法 | 第35-3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单自由度干摩擦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第37-51页 |
3.1 单自由度分段线性干摩擦系统模型介绍 | 第37-40页 |
3.1.1 力学模型 | 第37页 |
3.1.2 运动方程 | 第37-38页 |
3.1.3 粘滑运动 | 第38-40页 |
3.2 单自由度分段线性干摩擦系统数值仿真 | 第40-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两自由度分段线性干摩擦系统动力学分析 | 第51-75页 |
4.1 力学模型与运动方程 | 第51页 |
4.2 黏附与滑移状态的判断条件 | 第51-53页 |
4.3 两自由度分段线性干摩擦系统运动分析 | 第53-67页 |
4.3.1 两自由度干摩擦系统分类 | 第53-60页 |
4.3.2 无穿越系统 | 第60-61页 |
4.3.3 单穿越系统 | 第61-63页 |
4.3.4 双穿越系统 | 第63-67页 |
4.4 两自由度干摩擦系统数值仿真 | 第67-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5 三自由度干摩擦刹车系统动力学及分岔分析 | 第75-82页 |
5.1 三自由度干摩擦刹车系统模型介绍 | 第75-76页 |
5.2 系统黏滑状态的判断条件 | 第76-77页 |
5.3 三自由度干摩擦系统动力学行为 | 第77-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第82-83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