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1 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16页 |
1.2.2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基本理论 | 第16-17页 |
1.2.3 社会网络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网络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1.2.4 与东盟有关的投资网络研究 | 第18-19页 |
1.2.5 现有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点 | 第22-23页 |
1.4.1 研究创新点 | 第22页 |
1.4.2 研究不足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东盟10+5投资网络形成的动态演进分析 | 第23-35页 |
2.1 东盟10+5投资网络的形成机理与模型构建 | 第23-30页 |
2.1.1 东盟10+5投资网络的形成机理 | 第23-24页 |
2.1.2 东盟10+5投资网络模型构建 | 第24-30页 |
2.2 东盟10+5投资网络动态演进分析 | 第30-34页 |
2.2.1 东盟10+5投资网络密度与凝聚力分析 | 第30-31页 |
2.2.2 东盟10+5投资网络动态演进指标构建 | 第31页 |
2.2.3 东盟10+5投资网络发展变化指标测量与分析 | 第31-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东盟10+5投资网络结构特征与国家竞争优势分析框架 | 第35-40页 |
3.1 东盟10+5投资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第35-37页 |
3.1.1 东盟10+5投资网络的小世界性 | 第35-36页 |
3.1.2 东盟10+5投资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 | 第36-37页 |
3.1.3 东盟10+5投资网络中的结构对等性分析 | 第37页 |
3.2 东盟10+5投资网络国家竞争优势分析 | 第37-39页 |
3.2.1 基于“权利”中心性的国家竞争优势分析 | 第37-38页 |
3.2.2 基于结构洞理论的国家竞争优势分析 | 第38-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东盟10+5投资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第40-52页 |
4.1 小世界特征分析 | 第40-42页 |
4.1.1 小世界理论简介 | 第40页 |
4.1.2 小世界特征测算指标及分析 | 第40-42页 |
4.2 “核心-边缘”结构 | 第42-48页 |
4.2.1 “核心-边缘”理论简介 | 第42-43页 |
4.2.2 核心-半边缘-边缘结构的指标测算与分析 | 第43-48页 |
4.3 基于阿基米德距离的对等性结构 | 第48-50页 |
4.3.1 对等性结构理论简介 | 第48页 |
4.3.2 对等性结构的指标测算与分析 | 第48-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东盟10+5投资网络国家竞争优势分析 | 第52-66页 |
5.1 基于“权利”中心性的国家竞争优势分析 | 第52-60页 |
5.1.1 东盟10+5投资网络各经济体自身交易能力分析 | 第52-56页 |
5.1.2 东盟10+5投资网络各经济体控制能力分析 | 第56-60页 |
5.2 基于结构洞理论的国家竞争优势分析 | 第60-65页 |
5.2.1 结构洞理论简介 | 第60-61页 |
5.2.2 结构洞的测量与分析 | 第61-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66-7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6-68页 |
6.2 研究启示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一 | 第75-85页 |
附录二 | 第85-87页 |
附录三 | 第87-88页 |
附录四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