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前言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页
        1.4.1 研究目的第11页
        1.4.2 研究意义第11页
    1.5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11-12页
        1.5.1 研究对象第11页
        1.5.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2.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概述第12-17页
    2.1 PBL涵义第12-14页
    2.2 PBL模式的特点第14-16页
        2.2.1 以问题为中心第14页
        2.2.2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第14-15页
        2.2.3 强调合作学习第15页
        2.2.4 教师是认知教练第15-16页
        2.2.5 面向全体学生第16页
        2.2.6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第16页
    2.3 PBL模式中遵循的教学原则第16-17页
3.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理论基础第17-18页
    3.1 信息加工理论第17页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7页
    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17-18页
4.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模式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的构建第18-24页
    4.1 PBL教学模式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目标第18-21页
        4.1.1 灵活的构建生物基础知识第19-20页
        4.1.2 综合培养学生的生物能力第20页
        4.1.3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20-21页
    4.2 PBL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第21-22页
        4.2.1 学生角色第22页
        4.2.2 教师角色第22页
    4.3 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基本环节第22-24页
5. PBL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第24-38页
    5.1 PBL在初中生物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案例一】第24-30页
        5.1.1 教学任务第24-25页
        5.1.2 教学目标第25-26页
        5.1.3 教学过程第26-30页
    5.2 PBL在初中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案例二】第30-33页
        5.2.1 教学任务第30-31页
        5.2.2 教学目标第31页
        5.2.3 教学过程第31-33页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38页
        5.3.1 实验组和对照组生物学习成绩的比较分析第33-34页
        5.3.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第34-38页
6.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38-41页
    6.1 研究结论第38页
    6.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第38-40页
    6.3 展望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银和二氧化铈对MBBR脱氮性能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中国长白山地区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分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