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聚乙二醇/聚乙烯醇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第一章 绪 论第8-36页
    1.1 相转变材料(PCM)概述第8-14页
        1.1.1 PCM 的热力学特性第8-10页
        1.1.2 PCM 的类型第10-14页
    1.2 用作热能贮存和温度调控的 PCM第14-16页
    1.3 PCM 的研究开发和存在问题第16-22页
        1.3.1 Perovskite 层状复合物第16-18页
        1.3.2 交联改性聚乙烯第18-19页
        1.3.3 高聚物-多元醇复合固态 PCM第19-20页
        1.3.4 脂肪酸/SiO2复合材料第20-21页
        1.3.5 聚乙二醇复合 PCM 纤维第21页
        1.3.6 微囊包封 PCM第21-22页
    1.4 新型高分子固-固相转变材料第22-26页
        1.4.1 高分子固-固相转变材料的应用第22-24页
        1.4.2 蓄热调温功能纤维的研究情况第24-26页
    1.5 聚合物结晶动力学研究方法第26-34页
        1.5.1 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方法第27-30页
        1.5.2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方法第30-34页
    1.6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第34-36页
第二章 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36-52页
    2.1 化学原料和试剂第36-37页
    2.2 表征手段与测试方法第37-38页
    2.3 PEG/PVA 共混物的制备第38-39页
        2.3.1 制备方法第38页
        2.3.2 PEG/PVA 溶液的相容性第38-39页
    2.4 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结构表征第39-45页
        2.4.1 合成方法第39-40页
        2.4.2 共聚物的接枝率第40-41页
        2.4.3 共聚物的红外表征第41-45页
    2.5 热稳定性第45页
    2.6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乙烯醇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第45-49页
        2.6.1 实验材料第46页
        2.6.2 接枝共聚物的制备第46-47页
        2.6.3 表征与测试手段第47页
        2.6.4 1H 核磁(1H NMR)谱表征第47-48页
        2.6.5 接枝共聚物的相变行为第48-49页
    Table 2-3 Thermal properties of MPEG950 and PVA-g-MPEG950第49-50页
        2.6.6 溶解性能第49页
        2.6.7 结晶形态第49-50页
    2.7 小 结第50-52页
第三章 聚合物相变行为研究第52-67页
    3.1 高分子固-固相转变材料相变机理第52页
    3.2 共混体系相变行为研究第52-56页
        3.2.1 共混体系相变实质第52-54页
        3.2.2 共混体系相变特性第54-56页
    3.3 接枝共聚物相变行为研究第56-63页
        3.3.1 接枝共聚物相变实质第56-63页
    3.4 共混物和接枝共聚物的热性能比较第63-66页
    3.5 小 结第66-67页
第四章 聚合物的结晶结构与形态第67-83页
    4.1 引言第67-68页
    4.2 聚合物结晶结构分析第68-78页
        4.2.1 共混体系 WAXD 分析第68-75页
        4.2.2 共聚体系 WAXD 分析第75-78页
    4.3 聚合物结晶形态分析第78-81页
        4.3.1 共混体系偏光显微镜分析第78-80页
        4.3.2 共聚体系偏光显微镜分析第80-81页
    4.4 聚合物微相结构分析第81页
    4.5 小 结第81-83页
第五章 聚合物结晶动力学第83-106页
    5.1 引言第83页
    5.2 实验方法第83-84页
    5.3 聚合物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第84-93页
        5.3.1 聚合物等温结晶过程中的一些参数第84-88页
        5.3.2 采用 Avrami 方程研究聚合物等温结晶过程第88-91页
        5.3.3 聚合物等温结晶后的熔融行为第91-93页
    5.4 聚合物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第93-104页
        5.4.1 聚合物非等温结晶过程的一些参数第93-100页
        5.4.2 Avrami 方法和 Jeziorny 方法分析第100-102页
        5.4.3 莫志深方法分析第102-104页
    5.5 小结第104-106页
第六章 结 论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作 者 简 历第114-115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2001~2004)第115-117页
中文摘要第117-120页
Abstract第120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食类纪录片的叙事方式探究--以毕业作品《馋痨经上海美食游》为例
下一篇:上海中考综合运用命题和教学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