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苗语论文

基于EPG的辅音发音部位和协同发音研究--以壮语和苗语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坪上区苗语和贵港壮语简介第8-9页
    1.2 研究背景第9页
    1.3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第9-10页
        1.3.1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2 研究价值第10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5 协同发音第12-14页
        1.5.1 协同发音的定义第12-13页
        1.5.2 协同发音的原因第13-14页
第2章 研究方法第14-19页
    2.1 动态电子腭位仪的简介第14页
    2.2 EPG系统介绍第14-15页
        2.2.1 Linguagraph系统工作原理第14-15页
    2.3 信号的采集第15-16页
        2.3.1 录音词表的选取第15页
        2.3.2 声母例字第15-16页
        2.3.3 声调例字第16页
        2.3.4 发音人的选取第16页
    2.4 参数设置第16-19页
        2.4.1 假腭功能分区第16-17页
        2.4.2 假腭功能区域接触面积指数第17页
        2.4.3 接触电极分布指数第17-18页
        2.4.4 舌腭接触重心第18页
        2.4.5 成阻点宽度(Min W)第18-19页
第3章 贵港蒙公乡壮语协同发音研究第19-38页
    3.1 齿间音第19-20页
    3.2 舌尖前音第20-23页
        3.2.1 塞擦音/?/和擦音/θ/的比较第22-23页
        3.2.2 小结第23页
    3.3 舌尖中音第23-27页
        3.3.1 舌尖中塞音、鼻音和边音的分析第24-26页
        3.3.2 小结第26-27页
    3.4 舌尖后浊近音/r/第27-28页
    3.5 舌面前音第28-31页
        3.5.1 舌面前鼻音/?/和紧喉鼻音/??/第29-30页
        3.5.2 小结第30-31页
    3.6 舌面中音第31-33页
        3.6.1 小结第33页
    3.7 舌面后音第33-36页
        3.7.1 小结第36页
    3.8 贵港壮语辅音格局第36-37页
    3.9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声调对贵港壮语辅音协同发音的影响第38-50页
    4.1 齿间音/θ/第38-40页
        4.1.1 小结第40页
    4.2 舌尖中音第40-43页
        4.2.1 舌尖中不送气塞音/t/第40-41页
        4.2.2 舌尖中鼻音第41-43页
        4.2.3 舌尖中边音第43页
        4.2.4 小结第43页
    4.3 舌尖前音/?/第43-46页
        4.3.1 小结第45-46页
    4.4 舌尖后浊近音/r/第46页
    4.5 小结第46-47页
    4.6 舌面音第47-49页
        4.6.1 舌面前音/?/和舌面中音/j/第47页
        4.6.2 舌面后音第47-48页
        4.6.3 小结第48-49页
    4.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坪上区苗语辅音发音部位研究第50-60页
    5.1 坪上区苗语单辅音的腭位研究第50-54页
        5.1.1 接触最大帧的总面积比(TC)第50-51页
        5.1.2 假腭分三个功能区时各分区接触面积第51-52页
        5.1.3 假腭分两个功能区时各分区接触面积第52-53页
        5.1.4 接触电极分布指数第53-54页
    5.2 苗语单辅音格局第54-55页
    5.3 坪上区苗语鼻冠音的腭位研究第55-58页
        5.3.1 鼻冠音接触最大帧的总面积比(TC)第55-56页
        5.3.2 鼻冠音三个功能区的各分区接触面积第56-57页
        5.3.3 鼻冠音两个功能区的各分区接触面积第57-58页
        5.3.4 鼻冠音接触电极分布指数第58页
    5.4 鼻冠音辅音格局图第58-59页
    5.5 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坪上区苗语辅音发音方法研究第60-68页
    6.1 送气与不送气第60-61页
    6.2 塞音和塞擦音第61-63页
    6.3 塞音和擦音第63-64页
    6.4 擦音和塞擦音第64页
    6.5 鼻音和边音第64-65页
    6.6 复辅音第65-66页
    6.7 小结第66-68页
结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附录第71-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作学习对小学高年段说明文阅读能力影响研究
下一篇:私募机构“投资+投行”双轮驱动财务战略模式研究--以久银控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