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1、研究背景 | 第8-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3、调查方案及调查方法介绍 | 第10-14页 |
第二章 青山区及其“弯管子话” | 第14-23页 |
1、 作为行政区划的青山 | 第14页 |
2、青山以“街坊”命名的职工居住区 | 第14-17页 |
3、作为言语社区的青山 | 第17-23页 |
3.1 青山的“弯管子话” | 第17页 |
3.2 言语社区理论和青山言语社区的确立 | 第17-18页 |
3.3 青山言语社区的要素 | 第18-20页 |
3.4 青山言语社区的社会网络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弯管子话”的音系及词汇语法特点 | 第23-33页 |
1、“钢三代”是“弯管子话”的典型代表 | 第23-24页 |
1.1 青山言语社区说话人的代际划分 | 第23页 |
1.2 “弯管子话”的“钢三代”发音人 | 第23-24页 |
2、“弯管子话”的音系(与普通话、武汉方言、鞍山方言比较分析) | 第24-29页 |
2.1 声调 | 第25页 |
2.2 声母 | 第25-27页 |
2.3 韵母 | 第27-29页 |
3、“弯管子话”的词汇语法特征(与普通话、武汉方言、鞍山方言比较分析) | 第29-33页 |
第四章 “弯管子话”的柯因内化过程 | 第33-54页 |
1、“弯管子话”是“柯因内语” | 第33-35页 |
1.1 “弯管子话”的“柯因内语”性质 | 第33-34页 |
1.2 “弯管子话”属于“地区型柯因内语” | 第34-35页 |
2、“弯管子话”的柯因内化过程 | 第35-47页 |
2.1 “钢一代”到“钢二代”的“柯因内化”阶段(以鞍山移民为例) | 第35-38页 |
2.2 “钢二代”到“钢三代”的“柯因内化”过程 | 第38-45页 |
2.3 “钢三代”到“钢四代”的变异(青山言语社区语码使用现状调查) | 第45-47页 |
3、 “弯管子话”的柯因内化分期 | 第47-51页 |
3.1 青山言语社区语码使用代际差异 | 第47-49页 |
3.2 “弯管子话”的柯因内化分期(社会) | 第49-50页 |
3.3 “弯管子话”的柯因内化阶段(心理) | 第50-51页 |
4、“弯管子话”的变异模型 | 第51-54页 |
4.1 起变过程和创新者 | 第51-52页 |
4.2 扩散过程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弯管子话产生和消亡的原因分析 | 第54-61页 |
1、弯管子话产生的内部因素 | 第54-55页 |
2、“弯管子话”产生的外部因素 | 第55-59页 |
2.1 从建区的常住人口看 | 第55-57页 |
2.2 从办学情况看 | 第57-59页 |
3、“弯管子话”的消亡和青山言语社区瓦解的原因分析 | 第59-61页 |
3.1 内部原因 | 第59页 |
3.2 外部原因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