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1-15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5-17页
    1.3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1 理论意义第17页
        1.3.2 实践意义第17-18页
    1.4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3 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概述第19-28页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第19-23页
        2.1.1 生活的内涵第19-22页
        2.1.2 生活化的内涵第22-23页
        2.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第23页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特征第23-26页
        2.2.1 主体性特征第24页
        2.2.2 整体性特征第24-25页
        2.2.3 实践性特征第25页
        2.2.4 层次性特征第25-26页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原则第26-28页
        2.3.1 整体与个体有机结合的原则第26页
        2.3.2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原则第26-27页
        2.3.3 纠正与构建有机结合的原则第27-28页
第3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状第28-49页
    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取得的进展第28-38页
        3.1.1 全环境育人格局正在形成第28-30页
        3.1.2 更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第30-32页
        3.1.3 教育内容更加丰富与全面第32-33页
        3.1.4 教育方式更加新颖和多元第33-38页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第38-44页
        3.2.1 疏离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发掘生活第39-40页
        3.2.2 低效的社会实践不足以影响生活第40-42页
        3.2.3 抽象的教育评价有违于反映生活第42-44页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4-49页
        3.3.1 学校脱离生活增加了教育背离生活的危险性第45-46页
        3.3.2 师爱的失落导致教育难以真正触及生活本真第46-48页
        3.3.3 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切断了生活化的沟通反馈第48-49页
第4章 继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建议第49-60页
    4.1 共建师生主体间性关系,充分发掘生活第49-54页
        4.1.1 教师应倾注更多的师爱,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第50-52页
        4.1.2 学生应端正自己的态度,自觉融合学习与生活第52-53页
        4.1.3 增加面对面交流,以生活的自然状态进行沟通第53-54页
    4.2 社会实践紧密贴合实际,切实影响生活第54-56页
        4.2.1 活动策划应依据学生生活需求,以达到化生活的目的第54-55页
        4.2.2 活动实施应以田野调查为主,以达到体会生活的目的第55-56页
        4.2.3 活动开展应与教师科研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生活层次第56页
    4.3 绩效考核应该全面客观,真实反映生活第56-60页
        4.3.1 学生参与绩效评议,有助于发现教学生活化的不足第57-58页
        4.3.2 学院自主考核评议,有利于对教学生活化进行反思第58-59页
        4.3.3 将学生反馈环节纳入评价体系,使教学更深入生活第59-60页
结语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一第66-68页
附录二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2紫铜微小杯形件高分子粉末介质软模拉深成形研究
下一篇:基于高分辨率SAR影像监测高速铁路沿线形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