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6-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文献回顾 | 第13-25页 |
一 ROS及其生物学特性 | 第13-17页 |
1.1 概述 | 第13-14页 |
1.2 ROS与正常细胞及癌细胞增殖调节的关系 | 第14-17页 |
二 氮氧自由基类化合物及其生物学效应 | 第17-25页 |
1 概述 | 第17-19页 |
2 氮氧自由基类化合物的抗氧化特性 | 第19-21页 |
2.1 模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作用 | 第19页 |
2.2 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 第19-20页 |
2.3 模拟过氧化氢酶的作用 | 第20页 |
2.4 对芬顿反应的抑制作用 | 第20-21页 |
3 氮氧自由基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 | 第21-25页 |
3.1 致突变损伤保护作用 | 第21页 |
3.2 辐射防护作用 | 第21-22页 |
3.3 肿瘤防治作用 | 第22页 |
3.4 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炎症 | 第22-23页 |
3.5 神经退行性疾病 | 第23-25页 |
第一节 咪唑类氮氧自由基的合成及表征 | 第25-55页 |
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1.2 主要的溶剂与试剂 | 第26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6-43页 |
2.1 2,3-二甲基-2,3-二羟胺基丁烷2的合成 | 第26-27页 |
2.2 咪唑类氮氧自由基的合成 | 第27-43页 |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3-54页 |
3.1 实验结果及表征 | 第43-53页 |
3.2 实验讨论 | 第53-54页 |
4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二节 咪唑类氮氧自由基抗氧化损伤的研究 | 第55-67页 |
1 实验用品 | 第55-56页 |
1.1 试剂及样品 | 第55页 |
1.2 细胞 | 第55-56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56页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56页 |
2 方法 | 第56-59页 |
2.1 咪唑类氮氧自由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 | 第56-57页 |
2.2 咪唑类氮氧自由基对H_2O_2诱导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第57-59页 |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9-67页 |
3.1 咪唑类氮氧自由基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研究 | 第59-60页 |
3.2 咪唑类氮氧自由基对H_2O_2诱导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第60-67页 |
第三节 咪唑类氮氧自由基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第67-71页 |
1 实验用品 | 第67页 |
2 方法 | 第67-68页 |
2.1 咪唑类氮氧自由基对Hela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 第67-68页 |
2.2 咪唑类氮氧自由基对HepG2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 第68页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8-71页 |
3.1 咪唑类氮氧自由基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实验的研究 | 第68-69页 |
3.2 咪唑类氮氧自由基对HepG2细胞生长抑制实验的研究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附录 | 第80-98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