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港口工程论文--港口构造与设备论文--传送与装卸设备论文--装卸工属具论文

不旋转钢丝绳的力学特性与失效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课题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加工制造水平现状第14页
     ·力学模型与损伤规律研究现状第14-15页
     ·钢丝绳寿命的计算及失效形式第15-16页
   ·课题的来源及问题的提出第16页
   ·本文研究工作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钢丝绳的数学模型及强度分析第18-39页
   ·引言第18页
   ·单股钢丝绳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8-33页
     ·横截面几何关系的建立第18-20页
     ·钢丝的运动学方程第20-26页
       ·几何关系第20-23页
       ·力学平衡关系第23-26页
       ·变量关系第26页
     ·单股绳的强度分析第26-31页
       ·受力分析第26-29页
       ·应力计算第29-30页
       ·接触应力计算第30-31页
     ·单股绳的计算实例第31-33页
       ·采用不同的中心钢丝直径第31-32页
       ·采用不同的捻距第32-33页
   ·不旋转钢丝绳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3-37页
     ·不旋转钢丝绳的断裂原因第33页
     ·不旋转钢丝绳的简化模型第33-34页
     ·不旋转钢丝绳的力学平衡方程第34-36页
     ·不旋转钢丝绳中心钢丝的受力计算第36页
     ·内层钢丝与外层钢丝接触应力的计算第36-37页
   ·不旋转钢丝绳计算实例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几何模型的建立与有限元分析第39-53页
   ·引言第39页
   ·钢丝绳实体模型的建立第39-41页
     ·AutoCAD 建立钢丝绳的几何模型第39-40页
     ·Pro/e 建立钢丝绳的几何简化模型第40-41页
   ·钢丝绳的有限元分析第41-43页
     ·ANSYS 软件的简述第41-42页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2-43页
       ·实体模型的建立与简化原则第42页
       ·单元的选择与网格划分第42页
       ·载荷与边界条件的确定第42-43页
   ·结果分析第43-45页
     ·单股绳的有限元结果分析第43-44页
     ·不旋转钢丝绳的有限元结果分析第44-45页
   ·不旋转钢丝绳的实际工况计算第45-46页
     ·不旋转钢丝绳18×7 的实际参数第45-46页
     ·不旋转钢丝绳18×7 的计算结果第46页
   ·不旋转钢丝绳空间磨损点的规律探讨第46-52页
     ·磨损点几何位置的确定第46-49页
     ·磨损点实测数据的计算第49-50页
     ·磨损点在笛卡尔坐标系中位置第50-51页
     ·磨损点空间规律的原因分析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钢丝绳的动力学仿真分析第53-64页
   ·引言第53页
   ·计算机仿真概述第53-55页
     ·系统仿真第53-54页
     ·计算机仿真第54-55页
   ·Simulink 工具包简介第55-56页
     ·Simulink 仿真环境中的模型库第55-56页
     ·子系统的建立第56页
     ·子系统的封装第56页
   ·钢丝绳动态数学模型建立第56-58页
     ·钢丝绳动力学模型的基本假设第56页
     ·钢丝绳提升重物的简化模型第56-57页
     ·钢丝绳提升重物的数学模型第57-58页
   ·钢丝绳模型方框图的建立第58-61页
   ·钢丝绳仿真结果分析第61-63页
     ·a_1=0.5 m/s~2时,速度不同张力变化规律第61-62页
     ·v=1m/s 时,加速度不同张力变化规律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不旋转钢丝绳失效机理的研究第64-73页
   ·引言第64页
   ·铁谱分析基本原理及特点第64-65页
   ·实验仪器第65-66页
     ·铁谱仪主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65-66页
     ·铁谱定性分析第66页
   ·实验过程第66-69页
     ·油液的制取第66-67页
     ·铁谱片的制取第67-69页
   ·实验结果第69-72页
     ·球状磨损磨粒第70-71页
     ·层次磨粒第71页
     ·严重的滑动磨粒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附录第78-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附件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OBIS的机动车运行安全姿态监测平台的研制
下一篇:高速公路通行费费率定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