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8-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 胚胎停育的中医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1 古代医家对胚胎停育病名的认识 | 第10页 |
1.2 古代医家对胚胎停育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0-12页 |
1.3 中医对胚胎停育治疗的认识 | 第12-14页 |
2. 胚胎停止发育的西医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2.1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2.2 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1. 资料及药品来源 | 第20页 |
1.1 资料来源 | 第20页 |
1.2 药品来源 | 第20页 |
2 诊断标准 | 第20-21页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0页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第20-21页 |
3. 病例选择标准 | 第21页 |
3.1 纳入标准 | 第21页 |
3.2 排除标准 | 第21页 |
4.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4.1 病例收集 | 第21-22页 |
4.2 病例的分组与治疗方法 | 第22页 |
4.3 疗效标准 | 第22页 |
4.4 疗效评价 | 第22页 |
5. 统计处理 | 第22-24页 |
结果 | 第24-26页 |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24页 |
1.1 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比较 | 第24页 |
1.2 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停经天数比较 | 第24页 |
1.3 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胎停育次数比较 | 第24页 |
2. 两组患者血激素水平的比较 | 第24-25页 |
3. 两组患者妊娠保胎成功率的比较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32页 |
1. 王秀霞教授治疗胚胎停止发育再孕经验总结 | 第26-28页 |
1.1 中医为主兼收并蓄 | 第26页 |
1.2 预培其损调经助孕 | 第26-27页 |
1.3 重视情志形神兼顾 | 第27-28页 |
2. 益肾促孕方的选用依据 | 第28-30页 |
2.1 益肾促孕方药物组成及组方分析 | 第28页 |
2.2 益肾促孕方相关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第28-30页 |
3. 益肾促孕方疗效分析及作用机制讨论 | 第30-32页 |
3.1 指标选用依据及疗效分析 | 第30页 |
3.2 益肾促孕方改善胚胎停止发育患者激素水平的作用机制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1. 结论 | 第32页 |
2. 不足与展望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0页 |
个人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