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1 国外文献评述 | 第10页 |
1.2.2 国内文献评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12页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概述 | 第13-30页 |
2.1 互联网金融的界定 | 第13-19页 |
2.1.1 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 | 第13-15页 |
2.1.2 互联网金融定义 | 第15-16页 |
2.1.3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核心部分 | 第16-19页 |
2.2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支撑 | 第19-20页 |
2.2.1 平台经济理论 | 第19页 |
2.2.2 长尾理论 | 第19-20页 |
2.3 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 | 第20-24页 |
2.3.1 第三方支付业务类 | 第20-21页 |
2.3.2 互联网融资业务类 | 第21-22页 |
2.3.3 互联网投资理财业务类 | 第22-24页 |
2.4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分析 | 第24-30页 |
2.4.1 国外互联网金融模式现状 | 第24-25页 |
2.4.2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 第25-30页 |
3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 第30-39页 |
3.1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 第30-31页 |
3.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 第31-34页 |
3.2.1 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2 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3 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互联网金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 第34-37页 |
3.3.1 我国小微企业的界定 | 第34页 |
3.3.2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3.3.3 基于P2P业务平台的小微企业融资创新模式 | 第35-37页 |
3.4 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 | 第37-39页 |
3.4.1 移动互联网是农村普惠金融的破局契机 | 第37-38页 |
3.4.2 助力村镇银行由弱变强 | 第38-39页 |
4 互联网金融风险因素分析 | 第39-42页 |
4.1 互联网金融技术风险分析 | 第39-40页 |
4.2 互联网金融业务操作风险分析 | 第40页 |
4.3 互联网金融法律合规风险分析 | 第40-41页 |
4.4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分析 | 第41-42页 |
5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 第42-46页 |
5.1 互联网金融监管必要性 | 第42-43页 |
5.2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5.2.1 明确监管业态主体 | 第43-44页 |
5.2.2 加强金融监管协调 | 第44页 |
5.2.3 增强行业自律效能 | 第44-45页 |
5.2.4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 第45页 |
5.2.5 完善对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