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2 引言 | 第12-13页 |
1.3 电镀污泥资源化利用现状 | 第13-15页 |
1.3.1 金属回收利用 | 第13页 |
1.3.2 材料化技术 | 第13-14页 |
1.3.3 改性塑料品 | 第14页 |
1.3.4 铁氧体法 | 第14-15页 |
1.4 尖晶石铁氧体 | 第15-20页 |
1.4.1 尖晶石铁氧体的晶体结构 | 第15-17页 |
1.4.2 尖晶石铁氧体的制备 | 第17-19页 |
1.4.3 尖晶石铁氧体在催化方面的应用发现 | 第19-20页 |
1.5 CO加氢反应 | 第20-26页 |
1.5.1 CO加氢反应简介 | 第20-21页 |
1.5.2 CO加氢制甲烷 | 第21-22页 |
1.5.3 甲烷化反应催化剂 | 第22-23页 |
1.5.4 费托合成反应 | 第23-25页 |
1.5.5 费托合成反应催化剂 | 第25-26页 |
1.6 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7-35页 |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27-28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28-29页 |
2.3 催化剂表征分析 | 第29-30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XRD) | 第29页 |
2.3.2 程序升温还原 (H_2-TPR) | 第29页 |
2.3.3 程序升温氧化 (TPO) | 第29页 |
2.3.4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仪 (ICP-AES) | 第29-30页 |
2.3.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布 (N2 Physisorption) | 第30页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 第30页 |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 第30页 |
2.3.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 第30页 |
2.4 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30-31页 |
2.5 CO加氢反应产物分析 | 第31-34页 |
2.6 反应相关物理量计算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电镀污泥制备尖晶石铁氧体催化剂用于产生高热值合成天然气 | 第35-50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3.2.1 电镀污泥的成分分析 | 第35页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5-36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6-48页 |
3.3.1 电镀污泥成分分析 | 第36页 |
3.3.2 催化剂的物相组成 | 第36-39页 |
3.3.3 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 第39-40页 |
3.3.4 催化剂的结构性能 | 第40页 |
3.3.5 催化剂的表面形态 | 第40-41页 |
3.3.6 催化剂的积炭性能 | 第41-42页 |
3.3.7 催化剂的CO加氢反应性能及合成气的热值就算 | 第42-47页 |
3.3.8 铁氧体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 | 第47页 |
3.3.9 催化剂制备的成本预算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镍锌尖晶石铁氧体催化剂用于费托合成 | 第50-57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催化剂制备 | 第50-51页 |
4.3 催化剂表征分析 | 第51-53页 |
4.4 催化剂性能分析 | 第53-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铁锌尖晶石铁氧体催化剂用于费托合成 | 第57-66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催化剂制备 | 第57页 |
5.3 催化剂表征分析 | 第57-63页 |
5.4 催化剂性能分析 | 第63-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论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