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第15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5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5页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5-1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关理论 | 第17-23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一)民族文化 | 第17页 |
(二)民族旅游 | 第17-18页 |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 第18-19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一)波特竞争战略理论 | 第19页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征 | 第20-21页 |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 第20页 |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 | 第20-21页 |
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及开发模式 | 第21-23页 |
(一)保护模式 | 第21-22页 |
(二)开发模式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恩施自治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 第23-34页 |
一、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 第23-27页 |
(一)恩施州民族文化 | 第23-25页 |
(二)恩施州旅游资源 | 第25页 |
(三)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 第25-27页 |
二、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 第27-34页 |
(一)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现状 | 第28-31页 |
(二)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 第31-34页 |
第四章 恩施自治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34-41页 |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不健全 | 第34页 |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不完善 | 第34-36页 |
(一)缺少控制性详细规划 | 第35-36页 |
(二)规划内容不完善 | 第36页 |
三、对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内涵认识不充分 | 第36-37页 |
(一)文化内涵挖掘相对肤浅 | 第36-37页 |
(二)文化内涵展示方式比较单一 | 第37页 |
四、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 第37-39页 |
(一)异质性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不足 | 第38页 |
(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缺少创新性 | 第38-39页 |
五、保护与开发民族旅游资源的资金相对匮乏 | 第39-41页 |
(一)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 | 第39-40页 |
(二)社会投资力度不够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恩施自治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的对策 | 第41-47页 |
一、注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 第41-42页 |
(一)坚持保护与合理开发相协调发展 | 第41-42页 |
(二)完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 | 第42页 |
二、完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规划体系 | 第42-43页 |
(一)设计区域联合开发模式 | 第42-43页 |
(二)完善规划内容 | 第43页 |
三、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突出民族地方特色 | 第43-44页 |
(一)打造特色化旅游项目 | 第43-44页 |
(二)打造特色文艺节目 | 第44页 |
四、加强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结合的力度 | 第44-45页 |
(一)强化民族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力度 | 第44页 |
(二)促进民族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化 | 第44-45页 |
五、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投资力度 | 第45-47页 |
(一)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 | 第45页 |
(二)加大社会投资力度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62页 |
附录 1 | 第51-53页 |
附录 2 | 第53-54页 |
附录 3 | 第54-57页 |
附录 4 | 第57-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