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T-S模糊控制理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时滞系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T-S模糊时滞系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5 时滞神经网络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18-23页 |
2.1 T-S模糊系统 | 第18-19页 |
2.1.1 T-S模糊系统模型 | 第18-19页 |
2.1.2 并行分布补偿算法 | 第19页 |
2.2 线性矩阵不等式 | 第19-20页 |
2.3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 第20-21页 |
2.4 相关引理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区间时变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 | 第23-42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标称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镇定 | 第23-28页 |
3.2.1 问题描述 | 第23-24页 |
3.2.2 标称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24-26页 |
3.2.3 标称系统的镇定 | 第26-27页 |
3.2.4 数值仿真 | 第27-28页 |
3.3 不确定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及镇定 | 第28-32页 |
3.3.1 问题描述 | 第28页 |
3.3.2 不确定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 | 第28-30页 |
3.3.3 不确定系统的鲁棒镇定 | 第30-31页 |
3.3.4 数值仿真 | 第31-32页 |
3.4 区间时变时滞系统的鲁棒H∞控制 | 第32-41页 |
3.4.1 问题描述 | 第32-33页 |
3.4.2 H∞性能分析 | 第33-37页 |
3.4.3 H∞控制器设计 | 第37-39页 |
3.4.4 数值仿真 | 第39-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区间时变时滞系统的鲁棒H∞保性能控制 | 第42-55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标称系统的H∞保性能控制 | 第42-49页 |
4.2.1 问题描述 | 第42-44页 |
4.2.2 标称系统的H∞性能分析 | 第44-46页 |
4.2.3 标称系统的H∞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 第46-48页 |
4.2.4 数值仿真 | 第48-49页 |
4.3 不确定系统的鲁棒H∞保性能控制 | 第49-54页 |
4.3.1 问题描述 | 第49页 |
4.3.2 不确定系统的鲁棒H∞性能分析 | 第49-51页 |
4.3.3 不确定系统的鲁棒H∞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 第51-53页 |
4.3.4 数值仿真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时变时滞神经网络系统的鲁棒H∞控制 | 第55-68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标称神经网络系统的鲁棒H∞控制 | 第55-62页 |
5.2.1 问题描述 | 第55-57页 |
5.2.2 标称神经网络系统的H∞性能分析 | 第57-60页 |
5.2.3 标称神经网络系统的H∞控制器设计 | 第60-61页 |
5.2.4 数值仿真 | 第61-62页 |
5.3 不确定神经网络系统的鲁棒H∞控制 | 第62-67页 |
5.3.1 问题描述 | 第62-63页 |
5.3.2 不确定神经网络系统的鲁棒H∞性能分析 | 第63-65页 |
5.3.3 不确定神经网络系统的鲁棒H∞控制器设计 | 第65-66页 |
5.3.4 数值仿真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T-S模糊控制理论在聚丙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 第68-71页 |
6.1 引言 | 第68页 |
6.2 聚丙烯生产过程模糊模型 | 第68-69页 |
6.3 仿真结果 | 第69-70页 |
6.3.1 鲁棒H∞模糊控制 | 第69-70页 |
6.3.2 鲁棒H∞模糊保性能控制 | 第7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