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农业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4-19页
    1.1 选题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第19-27页
    2.1 文献综述第19-23页
        2.1.1 国外研究文献第19-21页
        2.1.2 国内研究文献第21-23页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第23页
    2.2 相关概念界定第23-25页
        2.2.1 农业企业第23-24页
        2.2.2 农业企业质量成本第24-25页
        2.2.3 农业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第25页
    2.3 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理论基础第25-27页
        2.3.1 作业成本法理论第25页
        2.3.2 质量成本理论第25-26页
        2.3.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第26-27页
3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农业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的理论分析第27-38页
    3.1 农业企业质量成本的特殊性第27-29页
        3.1.1 质量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区别及联系第27-28页
        3.1.2 质量成本变动性特征第28-29页
        3.1.3 质量成本项目复杂性第29页
    3.2 农业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第29-34页
        3.2.1 质量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第29页
        3.2.2 质量成本项目的确定第29-32页
        3.2.3 质量成本的归集与分配第32-34页
    3.3 基于作业成本法农业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的内容第34-38页
        3.3.1 作业的划分与整合第34-35页
        3.3.2 资源消耗及作业动因分析第35-36页
        3.3.3 质量成本核算账务处理流程第36-38页
4 案例分析第38-56页
    4.1 A农业企业基本情况介绍第38-41页
        4.1.1 A农业企业简介第38-40页
        4.1.2 A农业企业成本核算现状第40-41页
    4.2 A农业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的问题分析第41-43页
        4.2.1 缺少质量成本核算科目第41-42页
        4.2.2 忽视质量成本的归集和分配第42页
        4.2.3 缺乏质量成本分析和报告第42页
        4.2.4 质量成本核算未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第42-43页
    4.3 A农业企业作业成本法的质量成本要素划分第43-47页
        4.3.1 质量成本的资源第43页
        4.3.2 质量成本的作业第43-44页
        4.3.3 质量成本的对象第44-45页
        4.3.4 质量成本的动因第45-47页
    4.4 A农业企业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质量成本核算的内容第47-52页
        4.4.1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质量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第47-50页
        4.4.2 设置质量成本相关会计科目第50-51页
        4.4.3 登记质量成本相关账簿第51-52页
        4.4.4 编制质量成本报表第52页
    4.5 A农业企业基于作业成本法的质量成本核算实施效果第52-56页
        4.5.1 实施后质量成本效果第52-53页
        4.5.2 实施后对企业整体管理的影响预测第53-54页
        4.5.3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法的结果对比分析第54-56页
5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农业企业质量成本核算的保障措施第56-59页
    5.1 强化农业企业的质量成本核算基础工作第56-57页
        5.1.1 吸收或培养质量成本核算管理人才第56页
        5.1.2 加强全员作业成本管理意识培养第56-57页
        5.1.3 明确质量成本核算的职责第57页
    5.2 建立农业企业保护性和反馈性质量成本控制制度第57-59页
        5.2.1 制定作业成本管理制度第57-58页
        5.2.2 建立质量成本评价机制第58页
        5.2.3 设立质量成本信息反馈系统第58-59页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房屋优先承租权行使问题研究
下一篇:海滨湿地旅游生态足迹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江苏盐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