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分级诊疗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的关系 | 第11-12页 |
1.2.2 分级诊疗相关机制与制度建设 | 第12-14页 |
1.2.3 分级诊疗实施障碍与对策研究 | 第14页 |
1.2.4 分级诊疗制度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 第14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1 基于文献的分级诊疗模式研究 | 第15-16页 |
1.4.2 福建省分级诊疗体系构建的政策回顾 | 第16页 |
1.4.3 福建省各试点地区分级诊疗模式的分析 | 第16页 |
1.4.4 不同群体对分级诊疗认知及认可情况调查 | 第16页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5.1 分级诊疗 | 第16页 |
1.5.2 医疗联合体 | 第16页 |
1.5.3 医疗资源 | 第16-17页 |
2 资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2.1 资料来源 | 第17页 |
2.1.1 文献资料 | 第17页 |
2.1.2 数据资料 | 第17页 |
2.2 调查对象 | 第17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3.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2.3.2 问卷调查法 | 第18页 |
2.3.3 深入访谈法 | 第18-19页 |
2.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0-99页 |
3.1 基于文献的国内分级诊疗模式研究 | 第20-22页 |
3.1.1 以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为基础,建立上下联动的双向转诊通道 | 第20-21页 |
3.1.2 以县级医院为主导,全面提升县级及以下级别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实现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 | 第21页 |
3.1.3 各层级医疗机构相互联结,建立医疗联合体 | 第21-22页 |
3.1.4 以特殊病种为切入点,实行重点人群分级诊疗服务 | 第22页 |
3.2 福建省分级诊疗体系构建的政策回顾 | 第22-32页 |
3.2.1 福建省分级诊疗体系构建的雏形阶段(2009-2010 年) | 第23-25页 |
3.2.2 福建省分级诊疗体系构建的快速发展阶段(2011 年-2013 年) | 第25-28页 |
3.2.3 福建省分级诊疗体系构建的全面发展阶段(2014 年-) | 第28-32页 |
3.3 福建省各试点地区的分级诊疗模式 | 第32-68页 |
3.3.1 福州模式 | 第32-41页 |
3.3.2 厦门模式 | 第41-50页 |
3.3.3 三明模式 | 第50-59页 |
3.3.4 宁德模式 | 第59-68页 |
3.4 不同群体对分级诊疗认知及认可情况 | 第68-99页 |
3.4.1 城乡居民的调查情况 | 第68-81页 |
3.4.2 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调查情况 | 第81-90页 |
3.4.3 非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调查情况 | 第90-99页 |
4 讨论 | 第99-111页 |
4.1 影响分级诊疗实施的核心制度 | 第99-101页 |
4.1.1 社区首诊制度 | 第99-100页 |
4.1.2 双向转诊制度 | 第100页 |
4.1.3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 第100-101页 |
4.1.4 基本药物制度 | 第101页 |
4.2 福建省分级诊疗工作的评价与分析 | 第101-107页 |
4.2.1 福州模式 | 第101-103页 |
4.2.2 厦门模式 | 第103-105页 |
4.2.3 三明模式 | 第105-106页 |
4.2.4 宁德模式 | 第106-107页 |
4.3 不同群体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和认可 | 第107-111页 |
4.3.1 城乡居民的基层首诊意愿有待于提高 | 第107-108页 |
4.3.2 城乡居民及卫生技术人员参与转诊的情况有待于改善 | 第108-109页 |
4.3.3 城乡居民及卫生技术人员对分级诊疗的知晓度亟待提高 | 第109-110页 |
4.3.4 城乡居民及卫生技术人员对分级诊疗的认可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第110-111页 |
5 对策建议 | 第111-118页 |
5.1 完善分级诊疗的政策保障机制 | 第111-114页 |
5.1.1 建立健全基层首诊,完善疾病预防机制 | 第111-112页 |
5.1.2 建立健全双向转诊,完善各级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 | 第112-113页 |
5.1.3 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 | 第113-114页 |
5.1.4 以区域内居民疾病谱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完善基本药物目录 | 第114页 |
5.2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培训机制 | 第114-115页 |
5.3 优化医联体的内涵建设 | 第115-116页 |
5.3.1 注重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 第115页 |
5.3.2 加强医疗联合体自身的建设 | 第115页 |
5.3.3 吸收民营医疗机构的加入 | 第115-116页 |
5.4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心 | 第116-117页 |
5.4.1 建立健全宣传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 第116页 |
5.4.2 增强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的信任感 | 第116-117页 |
5.5 重视卫生信息化的支撑作用 | 第117-118页 |
5.5.1 以“互联网+”满足卫生服务供需双方分级医疗的需求 | 第117页 |
5.5.2 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 | 第117-118页 |
6 创新与不足 | 第118-119页 |
6.1 创新 | 第118页 |
6.2 不足 | 第118-119页 |
7 结论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6页 |
综述 | 第126-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附件1 调查表 1 | 第139-144页 |
附件2 调查表 2 | 第144-148页 |
附件3 调查表 3 | 第148-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