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机械论文

凿岩台车工作装置定位误差研究与仿真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凿岩台车国内外发展状况第13-16页
        1.2.1 国外发展历程及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发展历程及现状第14-16页
    1.3 凿岩台车的发展前景和趋势第16-17页
    1.4 工作装置定位及误差研究现状第17-18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工作装置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19-26页
    2.1 虚拟样机技术第19-21页
        2.1.1 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第19页
        2.1.2 虚拟样机技术与虚拟样机第19-20页
        2.1.3 虚拟样机技术的特点第20-21页
    2.2 工作装置结构组成及分析第21-23页
        2.2.1 工作装置结构组成第21-23页
        2.2.2 工作装置结构分析第23页
    2.3 工作装置的工作原理第23-25页
        2.3.1 工作装置定位钻孔原理第23-24页
        2.3.2 工作装置变幅变位运动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工作装置定位及运动学分析第26-47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工作装置运动学方程的建立第26-33页
        3.2.1 杆件坐标系的建立第26-28页
        3.2.2 杆件坐标变换第28-29页
        3.2.3 运动学方程的建立第29-33页
    3.3 车体定位及其坐标变换第33-38页
        3.3.1 定位坐标系的描述第33-35页
        3.3.2 坐标系之间的变换矩阵推导第35-37页
        3.3.3 车体定位坐标矩阵第37-38页
    3.4 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第38-46页
        3.4.1 轨迹规划的意义第38页
        3.4.2 轨迹规划方法及性能指标分析第38-39页
        3.4.3 多项式插值法第39-42页
        3.4.4 含抛物线过渡的线性插值法第42-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工作装置定位误差理论分析第47-71页
    4.1 定位误差分类第47-48页
    4.2 钻臂挠性变形分析第48-55页
        4.2.1 钻臂结构简化第48-50页
        4.2.2 钻臂当量惯性矩计算第50-54页
        4.2.3 钻臂的挠性变形分析第54-55页
    4.3 推进梁挠性变形分析第55-60页
        4.3.1 推进梁形心惯性矩计算第55-57页
        4.3.2 推进梁的挠性变形分析第57-60页
    4.4 工作装置位姿误差分析第60-70页
        4.4.1 工作装置位姿误差建模第60-62页
        4.4.2 工作装置位姿误差分析第62-68页
        4.4.3 工作装置各杆件对钎杆末端定位误差的影响分析第68-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工作装置刚柔耦合仿真分析第71-81页
    5.1 引言第71页
    5.2 工作装置多刚体模型的建立第71-72页
    5.3 工作装置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第72-74页
        5.3.1 模态中性文件的生成第72-73页
        5.3.2 刚柔替换建立刚柔耦合模型第73-74页
    5.4 工作装置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第74-80页
        5.4.1 定位工况选取及驱动的添加第74页
        5.4.2 多刚体系统仿真求解分析第74-76页
        5.4.3 刚柔耦合系统仿真求解分析第76-80页
    5.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6.1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第81-82页
    6.2 展望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M-HTS催化环己烷氧化制已二酸的研究
下一篇:天线结构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