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印象派德彪西钢琴音乐与中国近现代钢琴作品对比研究--以《水中倒影》和《平湖秋月》为例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创作背景概述 | 第11-22页 |
第一节 法国印象派绘画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法国印象派音乐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印象派音乐创始人——德彪西 | 第14-17页 |
第四节 近现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 | 第17-19页 |
第五节 中国早期作曲家——陈培勋 | 第19-22页 |
第二章 两首作品的创作技法与演奏技法分论 | 第22-40页 |
第一节 《水中倒影》的创作研究 | 第22-32页 |
一、创作背景 | 第22-23页 |
二、创作技法 | 第23-31页 |
三、创作意象与演奏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平湖秋月》的创作研究 | 第32-40页 |
一、创作背景 | 第32-33页 |
二、创作技法 | 第33-37页 |
三、创作意象与演奏 | 第37-40页 |
第三章 两曲相同相似和互融之处的研究 | 第40-53页 |
第一节 理论方面的研究 | 第40-49页 |
一、内容与题材 | 第40-41页 |
二、创作技法 | 第41-47页 |
三、意境与意象的研究 | 第47-49页 |
第二节 演奏技法的研究 | 第49-53页 |
一、触键之处 | 第49页 |
二、音色感知 | 第49-50页 |
三、踏板运用 | 第50-53页 |
第四章 两曲的差异性研究 | 第53-63页 |
第一节 理论方面的差异研究 | 第53-57页 |
一、内容与题材 | 第53-54页 |
二、创作技法 | 第54-56页 |
三、意境与意象 | 第56-57页 |
第二节 演奏方面的对比研究 | 第57-63页 |
一、触键的对比 | 第57-61页 |
二、音色感知的对比 | 第61页 |
三、踏板运用的对比 | 第61-63页 |
第五章 两曲对比研究的意义 | 第63-67页 |
第一节 从思想上看 | 第63-65页 |
第二节 从演奏上看 | 第65-66页 |
第三节 从教学上看 | 第66-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