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53页 |
1.1 太阳电池及其应用 | 第13-22页 |
1.1.1 光伏效应与太阳电池 | 第13页 |
1.1.2 太阳电池的发展历程与分类 | 第13-17页 |
1.1.3 太阳电池的基本原理与特性 | 第17-21页 |
1.1.4 太阳电池的应用 | 第21-22页 |
1.2 钙钛矿太阳电池概述 | 第22-34页 |
1.2.1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1.2.2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器件结构 | 第23-24页 |
1.2.3 钙钛矿太阳电池功能层的材料 | 第24-33页 |
1.2.4 高效钙钛矿太阳电池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 第33-34页 |
1.3 钙钛矿太阳电池光吸收层薄膜的生长方法及其显微结构与组分调控研究进展 | 第34-43页 |
1.3.1 钙钛矿太阳电池光吸收层薄膜的生长方法 | 第34-36页 |
1.3.2 钙钛矿太阳电池光吸收层薄膜显微结构与组分调控的研究意义 | 第36-41页 |
1.3.3 钙钦矿太阳电池光吸收层薄膜显微结构与组分调控的研究进展 | 第41-43页 |
1.4 本学位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3页 |
第二章 多晶薄膜显微结构与组分调控的技术基础及实验表征方法 | 第53-65页 |
2.1 多晶薄膜显微结构与组分调控的技术基础 | 第53-57页 |
2.2 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基本物性的表征方法 | 第57-62页 |
2.3 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表征方法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第三章 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的覆盖度调控及器件性能研究 | 第65-77页 |
3.1 引言 | 第65-6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6-67页 |
3.2.1 一步旋涂法制备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及溶剂熏蒸处理 | 第66-67页 |
3.2.2 钛矿太阳电池的组装 | 第67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7-74页 |
3.3.1 溶剂熏蒸处理次数对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覆盖度的影响 | 第67-69页 |
3.3.2 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的覆盖度对其结晶性及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69-70页 |
3.3.3 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覆盖度对介孔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与原因分析 | 第70-7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第四章 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的晶粒尺寸调控及器件性能研究 | 第77-105页 |
4.1 引言 | 第77-78页 |
4.2 基于奥斯瓦尔德熟化原理调控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的晶粒尺寸及器件性能研究 | 第78-91页 |
4.2.1 一步旋涂法制备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及CH_3NH_3I辅助高温退火 | 第78-79页 |
4.2.2 CH_3NH_3I辅助高温退火温度对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晶粒尺寸的影响 | 第79-80页 |
4.2.3 CH_3NH_3I辅助高温退火温度对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结晶性和组分的影响 | 第80-83页 |
4.2.4 基于奥斯瓦尔德熟化原理分析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晶粒尺寸、结晶性和组分变化的原因 | 第83-85页 |
4.2.5 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的晶粒尺寸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85-87页 |
4.2.6 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的晶粒尺寸对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与原因分析 | 第87-89页 |
4.2.7 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的厚度对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与原因分析 | 第89-91页 |
4.3 基于盖板辅助退火途径调控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的晶粒尺寸及器件性能研究 | 第91-101页 |
4.3.1 CH_3NH_3PbI_3前驱薄膜的制备及盖板辅助退火处理 | 第91-93页 |
4.3.2 盖板辅助退火处理对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晶粒尺寸的影响 | 第93页 |
4.3.3 盖板辅助退火处理影响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晶粒尺寸的原因分析 | 第93-94页 |
4.3.4 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晶粒尺寸对其结晶性和组分的影响 | 第94-98页 |
4.3.5 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晶粒尺寸对其对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98-100页 |
4.3.6 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晶粒尺寸对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第五章 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的织构调控及器件性能研究 | 第105-119页 |
5.1 引言 | 第105页 |
5.2 CH_3NH_3PbI_3前驱薄膜的制备、预热处理及正面向下退火 | 第105-107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7-115页 |
5.3.1 正面向下退火对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织构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5.3.2 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织构对其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108-111页 |
5.3.3 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织构对介孔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与原因分析 | 第111-11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第六章 基于卤素交换途径调控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的组分及器件性能研究 | 第119-137页 |
6.1 引言 | 第119-120页 |
6.2 CH_3NH_3PbI_(3-x)Br_x多晶薄膜的制备及介孔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研究 | 第120-128页 |
6.2.1 两步旋涂法制备CH_3NH_3PbI_3多晶薄膜与卤素交换处理 | 第120-121页 |
6.2.2 卤素交换溶液浓度对CH_3NH_3PbI_(3-x)Br_x多晶薄膜中Br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6.2.3 卤素交换溶液浓度对CH_3NH_3PbI_(3-x)Br_x多晶薄膜晶粒尺寸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6.2.4 Br元素含量对CH_3NH_3PbI_(3-x)Br_x多晶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123-125页 |
6.2.5 Br元素含量对CH_3NH_3PbI_(3-x)Br_x介孔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与原因分析 | 第125-128页 |
6.3 宽带隙CH_3NH_3PbI_(2.1)Br_(0.9)多晶薄膜的制备及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研究 | 第128-133页 |
6.3.1 卤素交换和溶剂退火辅助内扩散法制备CH_3NH_3PbI_(2.1)Br_(0.9)多晶薄膜 | 第129页 |
6.3.2 卤素交换和溶剂退火辅助内扩散法制得的CH_3NH_3PbI_(2.1)Br_(0.9)多晶薄膜的晶粒尺寸比较 | 第129-130页 |
6.3.3 卤素交换与溶剂退火辅助内扩散法制得的CH_3NH_3PbI_(2.1)Br_(0.9)多晶薄膜的结晶性及光学性质比较 | 第130-132页 |
6.3.4 基于卤素交换与溶剂退火辅助内扩散法组装的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性能比较 | 第132-133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7-141页 |
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与获得的奖励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