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市政基础设施融资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20页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1. 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5页 |
1. 基础设施 | 第20-21页 |
2. 市政基础设施 | 第21-23页 |
3. 融资 | 第23页 |
4. 市政基础设施融资 | 第23-24页 |
5. 市政基础设施基本融资工具 | 第24-25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5-26页 |
2.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6-27页 |
3. 项目区分理论 | 第27-28页 |
二、呼和浩特市市政基础设施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8-37页 |
(一) 呼和浩特市市政基础设施融资现状 | 第28-32页 |
1. 资金来源 | 第28-29页 |
2. 融资方式 | 第29-31页 |
3. 融资效果 | 第31-32页 |
(二) 呼和浩特市市政基础设施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1. 融资的主体单一且渠道狭窄 | 第32-33页 |
2. 市场化运作缺失 | 第33-34页 |
3. 融资工具匮乏 | 第34页 |
4.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 | 第34-35页 |
5. 管理部门权责不清 | 第35页 |
6. 融资平台运行不规范 | 第35页 |
7. 地方金融机构培育和发展不足 | 第35-37页 |
三、呼和浩特市政基础设施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43页 |
(一)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7-38页 |
(二) 政策缺乏稳定性与长效性 | 第38-39页 |
(三) 政府事权和财权划分不合理 | 第39-40页 |
(四) 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40-41页 |
(五) 融资监管不足 | 第41页 |
(六) 融资风险预警管理不到位 | 第41-43页 |
四、国内外市政基础设施融资的经验借鉴 | 第43-49页 |
(一) 国外市政基础设施融资经验借鉴 | 第43-46页 |
1. 美国的市政债券 | 第43-44页 |
2. 英国创新融资模式 | 第44-45页 |
3. 日本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 第45-46页 |
(二) 国内市政基础设施融资的经验借鉴 | 第46-47页 |
1. 成都市自来水BOT项目 | 第46页 |
2. 长春市轻轨项目融资优化模式 | 第46-47页 |
(三) 国内外经验的启示 | 第47-49页 |
五、完善呼和浩特市市政基础设施融资的对策建议 | 第49-55页 |
(一) 建立健全市政基础设施融资的法律法规 | 第49-50页 |
(二) 出台融资优惠政策 | 第50页 |
(三) 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做好科学区分 | 第50-51页 |
(四) 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多元化融资 | 第51-53页 |
1. 拓宽融资渠道 | 第51-52页 |
2. 创新融资方式 | 第52页 |
3. 鼓励多元主体参与 | 第52-53页 |
(五) 加强融资监督 | 第53页 |
(六) 强化融资风险管理 | 第53-54页 |
(七) 提升中介机构服务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