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编制管理的现状 | 第15-18页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编制管理的历史演进 | 第15-16页 |
(二)我国高校编制管理的特点和积极作用 | 第16页 |
(三)我国高校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1.编制核定依据政策落后 | 第17页 |
2.编制分类模糊不清 | 第17页 |
3.编制核定标准很难符合各高校自身发展实际 | 第17-18页 |
二、河北省省属骨干高校编制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8-29页 |
(一)河北省高校编制管理现状 | 第18-20页 |
1.河北省高校教职工总量和专任教师数量 | 第18-19页 |
2.河北省高校教师队伍职称结构 | 第19-20页 |
(二)河北省省属骨干高校编制管理政策依据 | 第20-21页 |
(三)河北省省属骨干高校人员编制和实有数量现状分析 | 第21-26页 |
1.河北省骨干高校教职工总量和专任教师数量 | 第21-22页 |
2.河北省骨干高校教师队伍职称结构 | 第22页 |
3.教职工总数超编,而专任教师数编制数较实际需求缺口较大 | 第22-25页 |
4.高层次人才不足 | 第25-26页 |
(四)河北省省属骨干高校人员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1.编制管理缺乏科学依据 | 第26页 |
2.编制管理方式和手段简单或单一 | 第26页 |
3.编制管理目标不清晰 | 第26页 |
4.高校内部编制管理意识不强 | 第26-27页 |
5.人事管理干部编制管理业务不精 | 第27页 |
(五)原因分析 | 第27-29页 |
1.缺乏编制管理理论研究 | 第27页 |
2.缺乏编制管理法制化建设 | 第27页 |
3.缺乏促进编制管理改革的外围体制机制建设 | 第27-28页 |
4.高校扩招导致“超编” | 第28页 |
5.引进高层次人才难度较大 | 第28-29页 |
三、案例分析——以驻石省属骨干S大学为例 | 第29-34页 |
(一)从1996年合校以来S大学编制管理政策的演变 | 第29-32页 |
1.河北省编委对S大学编制调整的演变 | 第29-30页 |
2.S大学校内编制管理演变 | 第30-32页 |
(二)编制管理对S大学发展的积极作用 | 第32页 |
(三)S大学编制管理面临的困境 | 第32-33页 |
1.编制核定不合理,专任教师不足 | 第32页 |
2.近期退休人员较多,需及时补充 | 第32页 |
3.青年教师数量不足 | 第32-33页 |
(四)原因分析 | 第33-34页 |
1.历史原因造成结构性超编 | 第33页 |
2.编制核定标准不符合S大学实际 | 第33-34页 |
四、国外高校的人员管理 | 第34-38页 |
(一)美国高校人员管理的基本情况 | 第34-36页 |
1.美国高等学校人员分类 | 第34页 |
2.教师人员 | 第34页 |
3.高校教师数量的重要参考——生师比 | 第34-36页 |
(二)中美高校人员“编制”管理比较 | 第36-37页 |
1.中美两国高校人员编制性质存在差异 | 第36-37页 |
2.专兼职教师占比存在差异 | 第37页 |
3.生师比差异较大 | 第37页 |
(三)美国高校人员管理的启示 | 第37-38页 |
五、河北省省属高校编制存在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 第38-42页 |
(一)加强高校编制管理理论研究,解决编制管理滞后性问题 | 第38页 |
1.加强高校编制理论研究,增强政策的前瞻性 | 第38页 |
2.建立新的编制管理标准和规程 | 第38页 |
(二)加强高校编制管理法制化建设 | 第38-40页 |
1.建立高校编制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9页 |
2.建立对高校编制管理的监督检查制度 | 第39页 |
3.建立对高校编制管理的责任追究制度 | 第39-40页 |
(三)积极探索骨干高校发展客观规律,不断优化管理手段和方式 | 第40-41页 |
1.变微观过程管理为宏观目标管理 | 第40页 |
2.充分发挥政府拨款的杠杆作用 | 第40页 |
3.建立适应高校发展的动态编制管理模式 | 第40-41页 |
(四)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扩大骨干高校办学自主权 | 第41-42页 |
1.放开对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的编制限制 | 第41页 |
2.改善高校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的政策环境 | 第41页 |
3.探索聘任、返聘(教师)及临时用工方法(服务性岗位) | 第41页 |
4.以编制改革为主线,打破束缚骨干高校的各种政策羁绊,为骨干高校快速发展松绑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后记(含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