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互联网+”视阈下国地税深化合作的策略研究--以G省电子税务局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导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实践价值第9页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9-12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9-10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0-11页
        1.3.3 文献述评第11-12页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第12-13页
    1.5 研究方法第13页
    1.6 创新与不足第13-14页
2 “互联网+”视阈下国地税深化合作的理论概述第14-22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4页
        2.1.1 “互联网+”第14页
        2.1.2 “互联网+税务”第14页
    2.2 “互联网+”视阈下国地税深化合作的必要性分析第14-18页
        2.2.1 顺应大数据发展的时代选择第15页
        2.2.2 打造“智慧税务”的应有之举第15-16页
        2.2.3 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的必然要求第16-17页
        2.2.4 解决合作双方主观问题的重要举措第17-18页
    2.3 “互联网+”视阈下国地税深化合作的理论基础第18-22页
        2.3.1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第18页
        2.3.2 纳税人遵从理论第18-19页
        2.3.3 整体政府理论第19-22页
3 “互联网+国地税合作”之分散建设模式第22-25页
    3.1 “互联网+国地税合作”之分散建设模式的实施现状第22-23页
    3.2 “互联网+国地税合作”之分散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3.2.1 缺乏统筹规范,电子办税平台重复建设现象突出第23页
        3.2.2 分散管理,税务数据无法实现“一体化”第23页
        3.2.3 平台分散,纳税服务呈现“碎片化”第23页
        3.2.4 在线业务剧增,信息系统维护支撑遇瓶颈第23-25页
4 “互联网+国地税合作”之集约建设模式——以G省电子税务局为例第25-36页
    4.1 G省电子税务局上线背景与现实契机第25-26页
        4.1.1 G省电子税务局上线背景第25页
        4.1.2 G省电子税务局上线的现实契机第25-26页
    4.2 G省电子税务局总体架构与亮点第26-30页
        4.2.1 G省电子税务局总体架构第26-29页
        4.2.2 G省电子税务局亮点第29-30页
    4.3 G省电子税务局实施现状第30-31页
    4.4 G省电子税务局出现的问题第31-36页
        4.4.1 业务流程分设,线上业务“一网式”通办不畅第31页
        4.4.2 业务覆盖范围小,线下向线上的转换率不高第31-32页
        4.4.3 实时信息交互滞后,信息共享权限受限第32-33页
        4.4.4 信息采集缺乏维度,采集模式落后于科技发展第33页
        4.4.5 信息应用缺乏深度,信息资源用不好第33-34页
        4.4.6 推广宣传不到位,移动办税体验待改进第34-36页
5 “互联网+”视阈下国地税深化合作的建议第36-42页
    5.1 尽快从分散建设模式走向集约建设模式第36-37页
        5.1.1 提升对“互联网+”的认知,把握合作未来趋势第36页
        5.1.2 以G省电子税务局为样本,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第36-37页
        5.1.3 关注成本指标,建立效果评估机制第37页
    5.2 进一步完善集约建设模式下电子税务局的建设第37-40页
        5.2.1 统一流程,突破业务流程分设制约第37-38页
        5.2.2 提高业务覆盖范围,实现线下到线上的全转换第38页
        5.2.3 加强国地税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深度融合第38页
        5.2.4 拓宽采集领域,实现数据采集高度聚合第38-39页
        5.2.5 深化分析,实现信息应用全面整合第39-40页
        5.2.6 以纳税人为中心,拓展网上办税渠道第40页
    5.3 加强集约建设模式下电子税务局的配套设施建设第40-42页
        5.3.1 实现全面互认数字证书(CA证书)第40页
        5.3.2 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第40页
        5.3.3 提供配套人力资源第40-41页
        5.3.4 保障电子税务局的安全性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对恩施自治州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研究--基于某市小微企业的问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