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水污染治理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3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概念阐述及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5-17页 |
2.1.1 水污染治理 | 第15页 |
2.1.2 水污染治理政策 | 第15-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7页 |
2.2.2 政府管制理论 | 第17-19页 |
第3章 晋江市水污染治理现状 | 第19-36页 |
3.1 晋江市水污染现状 | 第19-27页 |
3.1.1 水资源现状 | 第19-21页 |
3.1.2 水污染现状 | 第21-27页 |
3.2 晋江市水污染治理现状 | 第27-36页 |
3.2.1 政府主导 | 第27-29页 |
3.2.2 行使行政职能 | 第29-31页 |
3.2.3 开展专项整治 | 第31-34页 |
3.2.4 市场运作 | 第34-35页 |
3.2.5 社会参与 | 第35-36页 |
第4章 晋江市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42页 |
4.1 现阶段治理成效 | 第36-38页 |
4.1.1 水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 第36页 |
4.1.2 水污染治理设施进一步完善 | 第36-37页 |
4.1.3 深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 | 第37页 |
4.1.4 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 | 第37-38页 |
4.2 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4.2.1 政策体系不健全 | 第38页 |
4.2.2 企业自治动力差 | 第38-39页 |
4.2.3 水污染执法不到位 | 第39页 |
4.3 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4.3.1 环境污染问题仍较严峻 | 第39-40页 |
4.3.2 基础配套设施滞后 | 第40页 |
4.3.3 农村水环境形势严峻 | 第40页 |
4.3.4 水土流失加剧水污染 | 第40-41页 |
4.3.5 环境监管能力明显不足 | 第41-42页 |
第5章 国内外水污染治理经验借鉴 | 第42-49页 |
5.1 国外水污染治理经验 | 第42-45页 |
5.1.1 法国水污染治理模式 | 第42-43页 |
5.1.2 英国水污染治理模式 | 第43-44页 |
5.1.3 澳大利亚水污染治理模式 | 第44页 |
5.1.4 瑞士水污染治理模式 | 第44-45页 |
5.1.5 国外水污染治理模式经验借鉴 | 第45页 |
5.2 国内水污染治理经验 | 第45-49页 |
5.2.1 深圳水污染治理模式 | 第46-47页 |
5.2.2 青岛水污染治理模式经验借鉴 | 第47页 |
5.2.3 太湖水污染治理模式经验借鉴 | 第47-48页 |
5.2.4 国内水污染治理模式经验借鉴 | 第48-49页 |
第6章 晋江市水污染治理对策建议 | 第49-51页 |
6.1 加强工业企业废水污染物综合治理 | 第49页 |
6.2 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第49页 |
6.3 加强水环境保护 | 第49-50页 |
6.4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 第50页 |
6.5 健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 | 第50-51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1页 |
7.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