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我国辩护律师独立辩护与被告人冲突的实证分析及其原因 | 第10-17页 |
第一节 我国辩护律师独立辩护与被告人冲突的实证分析 | 第10-14页 |
一、李庄案——认罪与无罪的冲突 | 第10-11页 |
二、许霆案——此罪与彼罪的冲突 | 第11-12页 |
三、周某案——无罪与罪轻的冲突 | 第12-13页 |
四、李峥案——无罪与罪重的冲突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我国辩护律师独立辩护与被告人冲突的原因 | 第14-17页 |
一、被告人对事实真相的隐瞒 | 第14页 |
二、被告人与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意见不同 | 第14-15页 |
三、辩护律师业务水平欠缺 | 第15页 |
四、辩护律师与被告人的利益衡量不同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域外辩护冲突解决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 第17-27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辩护冲突的解决模式 | 第17-20页 |
一、美国辩护冲突的解决模式 | 第17-19页 |
二、英国辩护冲突的解决模式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辩护冲突的解决模式 | 第20-22页 |
一、德国辩护冲突的解决模式 | 第20-21页 |
二、日本辩护冲突的解决模式 | 第21-22页 |
第三节 两大法系辩护冲突的解决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7页 |
一、我国律师独立辩护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二、我国律师独立辩护的可行性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相对独立辩护的具体适用 | 第27-36页 |
第一节 我国不同独立辩护观的比较与适用 | 第27-30页 |
一、绝对独立辩护的利与弊 | 第27-28页 |
二、相对独立辩护的利与弊 | 第28-29页 |
三、我国适用相对独立辩护的正当性分析 | 第29-30页 |
第二节 辩护策略和辩护立场冲突的处理方式 | 第30-33页 |
一、被告人认罪而辩护律师做无罪辩护的处理 | 第30-31页 |
二、被告人认此罪而辩护律师辩彼罪的处理 | 第31页 |
三、被告人否认有罪而辩护律师做有罪辩护的处理 | 第31-32页 |
四、同一被告人两名辩护律师意见相左的处理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建立辩护律师与被告人的协商机制 | 第33-36页 |
一、确保辩护律师的会见权 | 第33-34页 |
二、确立庭审中辩护律师与被告人的协商机制 | 第34页 |
三、保障被告人更换辩护律师的权利 | 第34-35页 |
四、确立辩护律师拒绝辩护的权利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