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1.2 关键概念的界定 | 第17-20页 |
1.2.1 科技保险 | 第17页 |
1.2.2 风险决策偏好 | 第17-18页 |
1.2.3 风险分担 | 第18-19页 |
1.2.4 组织绩效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1.4 结构安排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6-55页 |
2.1 科技保险相关研究 | 第26-31页 |
2.1.1 国外分担科技风险的保险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2.1.2 国内科技保险的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2.2 风险决策偏好相关研究 | 第31-34页 |
2.3 风险分担相关研究 | 第34-38页 |
2.3.1 群体中最优风险分担相关研究 | 第34-36页 |
2.3.2 最优风险分担的保险合同相关研究 | 第36-38页 |
2.4 组织绩效相关研究 | 第38-41页 |
2.4.1 经典组织绩效理论相关研究 | 第38-40页 |
2.4.2 保险领域组织绩效相关研究 | 第40-41页 |
2.5 风险决策偏好、风险分担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研究 | 第41-53页 |
2.5.1 风险决策偏好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研究 | 第42-47页 |
2.5.2 风险决策偏好与风险分担之间关系研究 | 第47-50页 |
2.5.3 风险分担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研究 | 第50-52页 |
2.5.4 风险决策偏好、风险分担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研究 | 第52-53页 |
2.6 现有研究综合述评 | 第53-55页 |
第三章 模型分析框架与假设提出 | 第55-113页 |
3.1 研究假说的形成过程 | 第55-59页 |
3.2 演化视角下科技保险的博弈模型及分析 | 第59-76页 |
3.2.1 科技保险博弈模型基本框架 | 第60-64页 |
3.2.2 演化博弈分析 | 第64-76页 |
3.3 概念模型的要素及框架 | 第76-96页 |
3.3.1 风险决策偏好的维度 | 第76-86页 |
3.3.2 风险分担的维度 | 第86-92页 |
3.3.3 组织绩效的维度 | 第92-95页 |
3.3.4 概念模型的提出 | 第95-96页 |
3.4 假设关系的提出 | 第96-109页 |
3.4.1 风险决策偏好与风险分担之间的关系 | 第96-104页 |
3.4.2 风险分担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 第104-107页 |
3.4.3 风险分担、组织绩效内部维度之间的关系 | 第107-108页 |
3.4.4 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3.5 假设汇总与说明 | 第109-11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四章 问卷设计、数据处理与质量检验 | 第113-155页 |
4.1 问卷设计原则与过程 | 第113-115页 |
4.1.1 问卷设计原则 | 第113-114页 |
4.1.2 问卷设计过程 | 第114-115页 |
4.2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 | 第115-134页 |
4.2.1 风险决策偏好的测量 | 第115-121页 |
4.2.2 风险分担的测量 | 第121-128页 |
4.2.3 组织绩效的测量 | 第128-133页 |
4.2.4 信息不对称的测量 | 第133-134页 |
4.3 数据收集与描述 | 第134-138页 |
4.3.1 数据收集 | 第134-136页 |
4.3.2 样本情况描述 | 第136-138页 |
4.3.3 样本数据的统计指标 | 第138页 |
4.4 数据质量评价 | 第138-154页 |
4.4.1 样本数据的信度与效度评价 | 第138-142页 |
4.4.2 样本数据的因子分析 | 第142-1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54-155页 |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155-187页 |
5.1 研究假设分析 | 第155-161页 |
5.1.1 模型的结构关系 | 第155页 |
5.1.2 估计结果 | 第155-159页 |
5.1.3 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 | 第159-161页 |
5.2 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161-170页 |
5.2.1 模型中各研究潜变量效应分解 | 第161-162页 |
5.2.2 各变量中介效应检验 | 第162-170页 |
5.3 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 | 第170-174页 |
5.3.1 调节效应分析方法 | 第170-171页 |
5.3.2 变量的调节效应检验 | 第171-174页 |
5.4 信息不对称的效应分析 | 第174-180页 |
5.4.1 信息不对称的分组分析 | 第175页 |
5.4.2 分组的结构关系模型参数估计 | 第175-178页 |
5.4.3 分组模型的假设检验分析 | 第178-180页 |
5.5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180-185页 |
5.5.1 风险决策偏好效力分析 | 第180-183页 |
5.5.2 风险分担效力分析 | 第183-184页 |
5.5.3 组织绩效内部维度之间关系分析 | 第184页 |
5.5.4 信息不对称影响分析 | 第184-18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85-18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187-204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87-195页 |
6.1.1 科技保险中风险决策偏好、风险分担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三元关系 | 第187-188页 |
6.1.2 科技保险中风险决策偏好、风险分担与组织绩效具有不同的结构特性 | 第188-190页 |
6.1.3 风险决策偏好三个维度对于风险分担的影响效力存在差异 | 第190-192页 |
6.1.4 风险分担两个维度对于组织绩效的作用不同 | 第192-193页 |
6.1.5 风险分担、组织绩效内部维度之间存在影响 | 第193-194页 |
6.1.6 信息不对称对于模型结构关系存有影响 | 第194-195页 |
6.2 理论创新点与政策建议 | 第195-201页 |
6.2.1 理论创新点 | 第195-198页 |
6.2.2 政策建议 | 第198-201页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201-204页 |
6.3.1 研究局限 | 第201-202页 |
6.3.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202-204页 |
参考文献 | 第204-225页 |
致谢 | 第225-228页 |
附录 | 第228-234页 |
个人简历 | 第22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228-230页 |
保险公司访谈大纲 | 第230-231页 |
调查问卷 | 第231-2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