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一、陪审制度初渐 | 第14-20页 |
(一)清末陪审立法环境 | 第14-16页 |
(二)清末陪审立法内容 | 第16-19页 |
(三)清末陪审实施受阻 | 第19-20页 |
二、民国时期陪审制度的尝试 | 第20-22页 |
(一)从陪审到参审:陪审模式的转变 | 第20-21页 |
(二)“司法党化”与陪审制度的政治属性 | 第21-22页 |
三、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人民陪审 | 第22-29页 |
(一)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陪审发展环境 | 第22-25页 |
(二)人民陪审制度初创:《裁判条例》的颁布 | 第25-27页 |
(三)人民陪审专门立法时期 | 第27-28页 |
(四)如何发动群众:人民陪审制度新特点 | 第28-29页 |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陪审 | 第29-37页 |
(一)人民陪审制度的“黄金时期” | 第29-31页 |
(二)人民陪审法律依据的确立 | 第31-32页 |
(三)陪审制度“存废之争” | 第32-34页 |
(四)人民陪审制度的发展变化 | 第34-37页 |
结论:反思与前瞻 | 第37-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