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大跨度斜拉桥主引桥碰撞效应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2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9页
        1.2.1 影响桥梁伸缩缝间碰撞发生的因素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碰撞效应模拟方法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3 防碰撞防落梁措施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第19-22页
        1.3.1 大跨度桥梁主引桥间碰撞效应影响因素研究第19-20页
        1.3.2 合理的防碰撞防落梁措施研究第20页
        1.3.3 研究目标第20-22页
第二章 斜拉桥主、引桥间碰撞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2-58页
    2.1 分析模型及地震动输入第22-25页
        2.1.1 工程背景第22-23页
        2.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3-24页
        2.1.3 地震动输入第24-25页
    2.2 主、引桥周期比对碰撞效应的影响第25-38页
        2.2.1 周期比对主、引桥地震力需求的影响第25-30页
        2.2.2 周期比对位移需求的影响第30-37页
        2.2.3 周期比对碰撞情况的影响第37-38页
    2.3 伸缩缝间隙对碰撞效应的影响第38-51页
        2.3.1 间隙比对主、引桥地震力需求的影响第39-44页
        2.3.2 间隙比对位移需求的影响第44-50页
        2.3.3 间隙比对碰撞情况的影响第50-51页
    2.4 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对碰撞效应的影响第51-56页
        2.4.1 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对主、引桥地震力需求的影响第51-53页
        2.4.2 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对位移需求的影响第53-55页
        2.4.3 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对碰撞情况的影响第55-56页
    2.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三章 行波效应对斜拉桥纵向地震反应的影响第58-86页
    3.1 行波效应理论及其分析方法第58-61页
    3.2 行波输入的选择第61-63页
    3.3 周期比 1.0 时斜拉桥行波效应研究第63-69页
        3.3.1 行波效应对主、引桥内力的影响第63-65页
        3.3.2 行波效应对相对位移的影响第65-69页
    3.4 周期比 1.0 时考虑碰撞影响的行波效应研究第69-76页
        3.4.1 考虑碰撞时行波效应对主、引桥内力的影响第69-71页
        3.4.2 考虑碰撞时行波效应对相对位移的影响第71-75页
        3.4.3 行波效应对碰撞情况的影响第75-76页
    3.5 周期比 0.6 时考虑碰撞影响的行波效应研究第76-84页
        3.5.1 考虑碰撞时行波效应对主、引桥内力的影响第76-78页
        3.5.2 考虑碰撞时行波效应对相对位移的影响第78-83页
        3.5.3 行波效应对碰撞情况的影响第83-84页
    3.6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四章 防碰撞防落梁措施研究第86-107页
    4.1 连梁限位装置研究第86-87页
    4.2 具有耗能功能的新型防碰撞防落梁装置研究第87-104页
        4.2.1 新型装置构造特点及力学性能模拟第88-91页
        4.2.2 新型装置不同力学参数的影响第91-103页
        4.2.3 新型装置减震效果第103-104页
    4.3 行波效应下减震效果对比分析第104-105页
    4.4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107-109页
    5.1 本文主要结论第107-108页
    5.2 进一步研究问题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附录A 第二章所选天然地震波资料第115-11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初女性民事权利变迁考析
下一篇:人民陪审制度源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