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视角下关于退休年龄问题的分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设计 | 第16-17页 |
一、本文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二、本文的结构 | 第17页 |
第四节 本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7-19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历史沿革和理论支撑 | 第19-28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一、法定退休年龄制度 | 第19-20页 |
二、养老保险制度 | 第20页 |
第二节 退休年龄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0-23页 |
一、古代的“致仕” | 第20-22页 |
二、当代退休年龄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理论支撑 | 第23-28页 |
一、生命周期分析理论 | 第23-25页 |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理论 | 第25-26页 |
三、新福利经济学分析理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退休年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 第28-40页 |
第一节 退休年龄制度面临的新情况 | 第28-32页 |
一、人口老龄化加剧 | 第28-30页 |
二、国民初始就业年龄延长 | 第30-31页 |
三、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需缓解 | 第31-32页 |
第二节 退休年龄制度面临的新困境 | 第32-35页 |
一、法定退休年龄偏低 | 第32-33页 |
二、男女差龄退休问题显著 | 第33-34页 |
三、提前退休问题突出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 | 第35-40页 |
一、企业缴费率过高,加大改革阻力 | 第35-36页 |
二、基金替代率过高,诱发提前退休 | 第36-37页 |
三、隐性债务显性化,误解年龄改革 | 第37-38页 |
四、基金投资监管难,怀疑改革持续性 | 第38-40页 |
第四章 退休年龄制度改革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影响 | 第40-48页 |
第一节 退休年龄制度改革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机遇 | 第40-44页 |
一、增收减支,平衡基金账户收支 | 第40-41页 |
二、缓解隐性债务,夯实制度基础 | 第41-43页 |
三、获取政策收益,提高社会福利 | 第43-44页 |
第二节 退休年龄制度改革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挑战 | 第44-48页 |
一、改革给基金投资运营带来挑战 | 第44-45页 |
二、改革给基金替代率标准带来挑战 | 第45-46页 |
三、改革给基金监督管理带来挑战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完善退休年龄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 第48-55页 |
第一节 积极应对改革带来的挑战 | 第48-50页 |
一、提高管理运营水平,保障基金安全与收益 | 第48-49页 |
二、弹性化养老金替代率,建设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 第49页 |
三、加强基金的有效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几点补充性思考对策及建议 | 第50-55页 |
一、提高延迟退休的积极性 | 第50-51页 |
二、完善弹性延迟退休制度 | 第51-52页 |
三、提高女性退休年龄 | 第52-53页 |
四、规范提前退休行为 | 第53-5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