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第15-16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6-20页 |
第二章 基于IC卡数据的公交客流信息提取方法 | 第20-38页 |
2.1 IC卡数据的生成过程及数据结构 | 第20-22页 |
2.1.1 IC卡数据的生成过程 | 第20-21页 |
2.1.2 IC卡数据结构 | 第21-22页 |
2.2 刷卡数据特征分析 | 第22-26页 |
2.2.1 年平均日刷卡率 | 第22-23页 |
2.2.2 一张卡一日使用次数 | 第23-25页 |
2.2.3 不同卡类型刷卡特征分析 | 第25-26页 |
2.3 从IC卡数据到公交客流数据的提取方法 | 第26-37页 |
2.3.1 获取公交AVL数据库 | 第26-30页 |
2.3.2 上车站点识别 | 第30页 |
2.3.3 下车站点判断 | 第30-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不同时间层次的公交客流统计规律分析 | 第38-66页 |
3.1 逐年客流发展规律(1year统计时段) | 第38-41页 |
3.1.1 公交系统 | 第38-39页 |
3.1.2 BRT系统 | 第39-41页 |
3.2 一年内的公交客流规律(1month统计时段) | 第41-45页 |
3.2.1 公交系统 | 第41-43页 |
3.2.2 BRT系统 | 第43-45页 |
3.3 一个月内的公交客流规律(1week统计时段) | 第45-46页 |
3.4 一周内的公交客流规律(1day统计时段) | 第46-53页 |
3.4.1 公交系统 | 第48-49页 |
3.4.2 BRT系统 | 第49-50页 |
3.4.3 单条线路 | 第50-51页 |
3.4.4 重要站点 | 第51-53页 |
3.5 一日内的公交客流规律(10min统计时段) | 第53-63页 |
3.5.1 公交系统 | 第54-57页 |
3.5.2 BRT系统 | 第57-59页 |
3.5.3 单条线路 | 第59-63页 |
3.5.4 重要站点 | 第6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第四章 面向不同时间层次的公交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 第66-88页 |
4.1 现有预测方法分析 | 第66-71页 |
4.1.1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 | 第66-69页 |
4.1.2 神经网络预测 | 第69-71页 |
4.1.3 两种预测方法对比 | 第71页 |
4.2 全年客流预测方法 | 第71-72页 |
4.3 月客流预测方法 | 第72-79页 |
4.3.1 公交系统 | 第72-77页 |
4.3.2 一条线路 | 第77-79页 |
4.4 全日客流预测方法 | 第79-83页 |
4.4.1 公交系统 | 第79-82页 |
4.4.2 一条线路 | 第82-83页 |
4.5 短时间客流预测方法 | 第83-86页 |
4.5.1 公交系统 | 第83-84页 |
4.5.2 一条线路 | 第84-8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客流信息在公交规划、运营与管理中的应用 | 第88-106页 |
5.1 公交规划、管理和运营对预测客流信息的需求分析 | 第88-90页 |
5.1.1 公交规划的客流信息需求分析 | 第88-89页 |
5.1.2 公交运营管理的客流信息需求分析 | 第89-90页 |
5.2 年、月客流信息应用于公交规划 | 第90-91页 |
5.2.1 宏观客流趋势的把握 | 第90页 |
5.2.2 确定居民出行调查日期 | 第90-91页 |
5.3 日客流信息应用于公交规划 | 第91-95页 |
5.3.1 推导小区公交出行OD | 第91-93页 |
5.3.2 公交线网优化设计 | 第93-95页 |
5.4 日客流信息应用于公交管理与运营 | 第95-97页 |
5.4.1 日客流变化预报 | 第95-96页 |
5.4.2 车型选择与运力配置 | 第96-97页 |
5.5 短时间客流信息应用于公交运营管理 | 第97-105页 |
5.5.1 发车时间间隔 | 第97-100页 |
5.5.2 公交调度 | 第100-102页 |
5.5.3 案例分析 | 第102-10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6.1 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06-107页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4页 |
附录 | 第114-12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