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15-23页 |
2.1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 | 第15-18页 |
2.1.1 工程造价 | 第15-17页 |
2.1.2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 | 第17-18页 |
2.1.3 全面工程造价管理理论 | 第18页 |
2.2 风险管理理论 | 第18-21页 |
2.2.1 风险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 第18-19页 |
2.2.2 风险的特征 | 第19-20页 |
2.2.3 风险管理的含义 | 第20页 |
2.2.4 风险管理的作用 | 第20-21页 |
2.3 全面工程造价风险集成管理 | 第21-23页 |
2.3.1 集成的概念 | 第21页 |
2.3.2 基于集成理念的全面工程造价风险管理 | 第21-23页 |
第3章 全面工程造价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3-35页 |
3.1 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分析 | 第23-27页 |
3.1.1 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因素 | 第23-24页 |
3.1.2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因素 | 第24-25页 |
3.1.3 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因素 | 第25-26页 |
3.1.4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因素 | 第26-27页 |
3.1.5 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风险因素 | 第27页 |
3.2 工程造价的风险识别 | 第27-28页 |
3.2.1 风险识别的概念 | 第27页 |
3.2.2 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27-28页 |
3.3 工程造价的风险分级 | 第28-30页 |
3.3.1 风险发生概率的分级 | 第28-29页 |
3.3.2 风险发生时造成的损失程度分级 | 第29-30页 |
3.4 建立全面工程造价风险评价模型 | 第30-35页 |
3.4.1 全面工程造价风险评价的内容 | 第30页 |
3.4.2 构建全面工程造价风险评价体系的原则 | 第30-31页 |
3.4.3 全面工程造价风险评价指标清单 | 第31-32页 |
3.4.4 基于集成理念的全面工程造价风险评价模型 | 第32-35页 |
第4章 案例分析 | 第35-48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35页 |
4.2 全面工程造价风险评价 | 第35-46页 |
4.2.1 全面工程造价风险识别 | 第35-37页 |
4.2.2 全面工程造价风险识别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7-38页 |
4.2.3 全面工程造价风险评价 | 第38-46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46-48页 |
第5章 全面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 | 第48-55页 |
5.1 全面工程造价风险的预警 | 第48页 |
5.2 工程造价风险的应对 | 第48-50页 |
5.3 全面工程造价风险的监控 | 第50页 |
5.3.1 全面工程造价风险的监控的意义 | 第50页 |
5.3.2 全面工程造价风险监控的内容 | 第50页 |
5.4 全面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及效果验证 | 第50-55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附录A | 第62-63页 |
附录B | 第63-64页 |
附录C | 第64-66页 |
附录D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