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岭地区延长组长8段沉积相特征及储层综合评价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三角洲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储层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1 沉积相类型及砂体展布特征 | 第11页 |
1.3.2 储层特征研究 | 第11页 |
1.3.3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第11-12页 |
1.3.4 储层综合评价 | 第12页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5 主要工作量及成果认识 | 第13-15页 |
1.5.1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13-14页 |
1.5.2 成果认识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18页 |
2.1 构造特征及演化 | 第15-16页 |
2.2 地层划分及特征 | 第16-18页 |
2.2.1 延长组地层划分 | 第16页 |
2.2.2 长8地层特征及对比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沉积相类型及砂体展布特征 | 第18-36页 |
3.1 物源分析 | 第18-22页 |
3.1.1 古流向特征 | 第18-19页 |
3.1.2 碎屑组分分布特征 | 第19-20页 |
3.1.3 岩屑分布特征 | 第20页 |
3.1.4 重矿物特征 | 第20-22页 |
3.2 沉积相特征研究 | 第22-33页 |
3.2.1 浅水三角洲识别标志 | 第22-25页 |
3.2.2 沉积相类型特征 | 第25-29页 |
3.2.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29-32页 |
3.2.4 沉积模式 | 第32-33页 |
3.3 储集砂体成因类型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储层特征 | 第36-58页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36-46页 |
4.1.1 碎屑成分 | 第36-38页 |
4.1.2 填隙物 | 第38-46页 |
4.2 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 | 第46-56页 |
4.2.1 储层的孔隙类型 | 第46-52页 |
4.2.2 储层的孔隙结构 | 第52-56页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第58-71页 |
5.1 岩性特征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 第58-59页 |
5.1.1 骨架颗粒的影响因素 | 第58页 |
5.1.2 填隙物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 第58-59页 |
5.2 沉积相带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 第59-60页 |
5.3 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 第60-69页 |
5.3.1 成岩作用类型 | 第60-61页 |
5.3.2 不同成岩作用类型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 第61-66页 |
5.3.3 成岩相带影响作用 | 第66-69页 |
5.4 异常压力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 第69-71页 |
第六章 储层综合评价 | 第71-76页 |
6.1 储层评价标准 | 第71页 |
6.2 长8储层分类评价 | 第71-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