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双源无轨电动客车能源系统设计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双源无轨电动客车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双源无轨电动客车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双源无轨电动客车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3-14页
        1.3.1 主要研究目的第13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双源无轨电动客车总体方案设计第14-16页
第三章 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开发第16-34页
    3.1 多能源管理通讯网络功能设计第16-17页
    3.2 多能源控制器功能设计第17-20页
        3.2.1 多能源系统智能控制第17页
        3.2.2 整车智能交互第17页
        3.2.3 整车网络化管理第17页
        3.2.4 制动能量回馈控制第17-18页
        3.2.5 电量优化管理第18页
        3.2.6 车辆状态监测和显示第18页
        3.2.7 故障诊断与处理第18页
        3.2.8 上下电流程处理第18-19页
        3.2.9 功能接口设计第19-20页
    3.3 关键控制策略第20-24页
        3.3.1 高压上下电控制部分第20-21页
        3.3.2 线网与电池耦合控制第21-22页
        3.3.3 基于隔离电源和远程监控的能量分配控制策略第22页
        3.3.4 多能源管理保护策略第22-23页
        3.3.5 故障处理机制第23-24页
    3.4 硬件设计第24页
    3.5 软件设计第24-32页
        3.5.1 设计流程第24-26页
        3.5.2 整车多能源控制策略Simulink模型第26-32页
    3.6 硬件测试第32页
    3.7 Simulink软件仿真第32-33页
    3.8 硬件在环仿真第33页
    3.9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双源无轨电动客车车载电源系统设计开发第34-49页
    4.1 单体电池性能匹配分析第34-35页
    4.2 动力电池成组设计第35-43页
        4.2.1 电池成组结构设计第35-37页
        4.2.2 电气系统设计第37-38页
        4.2.3 动力电池成组性能建模分析第38-43页
    4.3 电池管理系统(BMS)设计第43-47页
        4.3.1 电池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第43-44页
        4.3.2 电池管理系统结构总布置第44-45页
        4.3.3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第45-46页
        4.3.4 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设计第46-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五章 双源无轨电动客车性能仿真及道路试验第49-60页
    5.1 双源无轨电动客车整车性能仿真分析第49-54页
        5.1.1 整车模型搭建第49-52页
        5.1.2 整车性能仿真分析第52-54页
    5.2 道路试验及结果分析第54-59页
        5.2.1 40km/h匀速试验第55-56页
        5.2.2 标准城市工况试验第56-58页
        5.2.3 0-50km/h加速性能测试第58-59页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5-66页
    参与的科研项目第65页
    申请受理的发明专利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中通6118H公路客车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下一篇: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能量管理全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