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通6118H公路客车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系统开发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客车电气控制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关键电器件电气参数分析 | 第14-26页 |
2.1 电源匹配 | 第14-15页 |
2.1.1 蓄电池容量计算 | 第14页 |
2.1.2 发电机功率计算 | 第14-15页 |
2.2 照明设备及信号装置 | 第15-16页 |
2.3 车辆舒适娱乐系统 | 第16-17页 |
2.3.1 视听系统容量核算 | 第16-17页 |
2.3.2 空调制冷系统控制方式 | 第17页 |
2.3.3 暖风装置 | 第17页 |
2.4 检测报警装置 | 第17-21页 |
2.4.1 制动系统气压传感器及报警装置 | 第18页 |
2.4.2 机油压力低报警灯 | 第18-19页 |
2.4.3 燃油箱油量少报警灯 | 第19页 |
2.4.4 水温过高警告灯 | 第19-20页 |
2.4.5 倒车灯与倒车报警装置 | 第20-21页 |
2.5 客车常用电子控制装置 | 第21-25页 |
2.5.1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 第21-24页 |
2.5.2 ABS装置电气控制原理图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总线组合仪表研究开发 | 第26-47页 |
3.1 组合仪表功能要求 | 第26-37页 |
3.1.1 指针表部分 | 第28-29页 |
3.1.2 LCD显示 | 第29-31页 |
3.1.3 声音报警装置 | 第31页 |
3.1.4 报警灯 | 第31-34页 |
3.1.5 与整车接口插接件定义 | 第34-37页 |
3.2 仪表电气原理示意图 | 第37-39页 |
3.3 组合仪表硬件设计 | 第39-45页 |
3.3.1 主控制器 | 第39-40页 |
3.3.2 电源模块 | 第40-41页 |
3.3.3 蜂鸣器电路 | 第41-42页 |
3.3.4 复位和时钟电路 | 第42页 |
3.3.5 ECAN通讯接口 | 第42-43页 |
3.3.6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 | 第43-44页 |
3.3.7 LCD液晶屏显示模块 | 第44页 |
3.3.8 采样电路 | 第44-45页 |
3.4 组合仪表软件系统 | 第45-46页 |
3.4.1 与发动机ECU通过CAN总线通讯 | 第45页 |
3.4.2 计算脉冲的周期和频率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配电箱设计 | 第47-55页 |
4.1 大功率部件配电箱 | 第47-49页 |
4.2 小功率部件配电箱 | 第49-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电控系统测试 | 第55-62页 |
5.1 组合仪表与发动机通讯验证 | 第56页 |
5.2 仪表符号显示及蜂鸣器报警测试 | 第56-60页 |
5.3 配电箱控制原理测试 | 第60-61页 |
5.4 测试结论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