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机振动台离线测试系统的设计
|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1.1 连铸机主要设备和工艺流程介绍 | 第8-10页 |
| 1.2 连铸结晶器振动技术的发展 | 第10-14页 |
| 1.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介绍 | 第14-15页 |
| 1.3.1 PLC的类别和优点 | 第14-15页 |
| 1.3.2 S7-300的通讯 | 第15页 |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 2 正弦和非正弦振动规律及振动参数 | 第17-36页 |
| 2.1 正弦振动规律 | 第17-19页 |
| 2.1.1 正弦振动的基本参数 | 第18页 |
| 2.1.2 正弦振动参数 | 第18-19页 |
| 2.2 正弦振动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19-21页 |
| 2.2.1 负滑动时间曲线 | 第19-20页 |
| 2.2.2 负滑动率等值曲线 | 第20-21页 |
| 2.2.3 负滑动时间比等值曲线 | 第21页 |
| 2.3 正弦振动同步控制模型 | 第21-23页 |
| 2.3.1 传统控制模型 | 第22页 |
| 2.3.2 常数控制模型 | 第22-23页 |
| 2.3.3 特殊控制模型 | 第23页 |
| 2.4 同步控制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 2.5 非正弦振动参数 | 第25-27页 |
| 2.5.1 基本振动参数 | 第25页 |
| 2.5.2 连铸工艺参数 | 第25-27页 |
| 2.6 非正弦振动工艺参数的选择 | 第27-28页 |
| 2.6.1 负滑动时间的确定 | 第27页 |
| 2.6.2 负滑动率的计算 | 第27页 |
| 2.6.3 负滑动时间比率的确定 | 第27-28页 |
| 2.6.4 负滑动超前量的计算 | 第28页 |
| 2.6.5 正滑动速度差的确定 | 第28页 |
| 2.6.6 正滑动时间的确定 | 第28页 |
| 2.7 VAI板坯连铸机结晶器振动参数的确定 | 第28-35页 |
| 2.7.1 正弦振动工艺参数和基本参数确定 | 第28-32页 |
| 2.7.2 正弦振动同步控制模型 | 第32页 |
| 2.7.3 非正弦振动工艺参数和基本参数确定 | 第32-35页 |
| 2.8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3 振动台离线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36-49页 |
| 3.1 振动系统的设计 | 第36-38页 |
| 3.1.1 液压伺服振动系统 | 第36-37页 |
| 3.1.2 液压系统原理图 | 第37-38页 |
| 3.2 液压伺服振动系统主要元件的选择 | 第38-40页 |
| 3.3 控制系统的硬件 | 第40-43页 |
| 3.4 液压伺服振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 第43-48页 |
| 3.4.1 液压振动系统基本数据 | 第43页 |
| 3.4.2 负载匹配原则 | 第43页 |
| 3.4.3 最佳匹配参数的求取 | 第43-4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4 控制程序的编写与实现 | 第49-55页 |
| 4.1 编程软件的简介 | 第49-50页 |
| 4.2 主要调用程序块 | 第50-51页 |
| 4.3 人机监控画面的设计 | 第51-54页 |
| 4.3.1 软件组态概述 | 第51-52页 |
| 4.3.2 监控画面的设计 | 第52-5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5 离线系统测试 | 第55-63页 |
| 5.1 离线系统整备 | 第55-57页 |
| 5.1.1 静态阻值测量 | 第55-56页 |
| 5.1.2 振动台行程测量 | 第56页 |
| 5.1.3 模拟振动台振动 | 第56页 |
| 5.1.4 振动台偏振测量 | 第56-57页 |
| 5.2 测试离线振动台 | 第57-59页 |
| 5.3 测试方法和测试过程 | 第59页 |
| 5.4 结晶器的摩擦力 | 第59-62页 |
| 5.4.1 概述 | 第59-60页 |
| 5.4.2 结晶器的摩擦力信息的提取方法 | 第60页 |
| 5.4.3 结晶器摩擦力监控曲线 | 第60-61页 |
| 5.4.4 检修前后实测波形与标准波形分析 | 第61-62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附录:主要PLC程序 | 第66-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