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UAS-GAL4高表达miRNA果蝇株构建及免疫相关miRNA筛选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8页
    1.1 microRNA第11-14页
        1.1.1 miRNA的发现历程第11页
        1.1.2 miRNA的主要特征第11-12页
        1.1.3 miRNA的发生与生物活性第12-13页
        1.1.4 miRNA的生物学功能第13-14页
        1.1.5 miRNA的研究进展第14页
    1.2 果蝇的免疫第14-20页
        1.2.1 果蝇免疫概况第14-15页
        1.2.2 果蝇的细胞免疫第15-16页
        1.2.3 果蝇的体液免疫第16-19页
        1.2.4 果蝇体液免疫的模式识别受体第19-20页
    1.3. miRNA与果蝇免疫第20-22页
    1.4 GAL4-UAS体系与果蝇免疫第22-25页
        1.4.1 GAL4-UAS体系的简介第22-24页
        1.4.2 GAL4-UAS系统的应用及常用的GAL4第24-25页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创新第25-27页
    1.6 技术路线第27-28页
        1.6.1 黑腹果蝇GAL4-UAS高表达miRNA果蝇体系的构建及免疫miRNA的筛选第27-28页
第二章 构建UAS-GAL4果蝇体系的探索第28-39页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28-29页
        2.1.1 果蝇的获得、培养与杂交第28-29页
        2.1.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29页
    2.2 实验方法第29-34页
        2.2.1 UAS-miRNA/Gal4果蝇体系的构建第29-32页
        2.2.2 果蝇miRNA的提取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第32-34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4-38页
        2.3.1 基因型为UAS-miRNA的果蝇与不同Gal4果蝇株杂交情况第34-35页
        2.3.2 基因型为UAS-miRNA的果蝇与ppl-Gal4的果蝇杂交子代定量检测第35-36页
        2.3.3 基因型为UAS-miRNA的果蝇与基因型为+/Tub-Gal80ts;+/Tub-Gal4的果蝇杂交子代定量检测第36-38页
    2.4 讨论第38-39页
第三章 Tub-Gal80ts;UAS-miRNA/Tub-Gal4系统的验证第39-46页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39-40页
        3.1.1 实验材料第39页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9-40页
    3.2 实验方法第40-42页
        3.2.1 高表达miR-8和miR-let-7果蝇株的构建第40-41页
        3.2.2. 果蝇RNA的提取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第41-42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3.3.1 miR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第42-43页
        3.3.2 Drosomycin和Dptericin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第43-45页
    3.4 讨论第45-46页
第四章 生物信息学预测免疫相关的miRNAs第46-51页
    4.1 实验仪器及生物软件第46页
    4.2 实验方法第46-47页
        4.2.1 果蝇miRNA的靶基因预测第46-47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7-49页
        4.3.1 预测结果初步分析第47页
        4.3.2 miRNA与靶标关系第47页
        4.3.3 筛选可能与免疫相关的miRNA第47-49页
    4.4 讨论第49-51页
第五章 预测的免疫miRNA的初步验证第51-58页
    5.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51-52页
        5.1.1 实验材料第51页
        5.1.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1-52页
    5.2 实验方法第52-53页
        5.2.1 高表达miRNA果蝇株的构建第52页
        5.2.2 果蝇RNA的提取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第52-53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53-56页
        5.3.1 miRNA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第53-54页
        5.3.2 Drosomycin和Diptericin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第54-56页
    5.4 讨论第56-58页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70页
附录第70-8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就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蟹血细胞中螺原体侵染相关蛋白筛选及Rab7、14-3-3蛋白功能研究
下一篇:白氏文昌鱼TAB1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与免疫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