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6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7-18页 |
1.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概述 | 第18-19页 |
1.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1 国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2 国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优化匹配概述 | 第22页 |
1.5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常用控制策略概述 | 第22-24页 |
1.5.1 基于规则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 第23页 |
1.5.2 模糊逻辑控制策略 | 第23-24页 |
1.5.3 瞬时优化控制策略 | 第24页 |
1.5.4 全局优化控制策略 | 第24页 |
1.6 本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动力系统主要部件选型和参数匹配设计 | 第26-37页 |
2.1 动力系统结构设计 | 第26-27页 |
2.2 整车参数及性能指标 | 第27-28页 |
2.3 动力系统主要部件选型 | 第28-36页 |
2.3.1 发动机的选型及参数匹配 | 第28-29页 |
2.3.2 驱动电机的选型及参数匹配 | 第29-31页 |
2.3.3 动力电池的选型及参数匹配 | 第31-33页 |
2.3.4 ISG电机的选型及参数匹配 | 第33-35页 |
2.3.5 传动系速比的参数匹配设计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设计 | 第37-45页 |
3.1 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分析 | 第37-42页 |
3.1.1 驱动工作模式分析 | 第37-40页 |
3.1.2 制动工作模式分析 | 第40-42页 |
3.2 基于规则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设计 | 第42-44页 |
3.2.1 控制流程 | 第42-43页 |
3.2.2 控制策略门限值的确定 | 第43-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建模及仿真分析 | 第45-57页 |
4.1 动力系统主要部件建模 | 第46-51页 |
4.1.1 发动机模型 | 第46-48页 |
4.1.2 驱动电机/ISG电机模型 | 第48-49页 |
4.1.3 动力电池模型 | 第49-51页 |
4.2 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模型 | 第51-53页 |
4.3 整车模型及仿真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4.3.1 整车模型 | 第53页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3-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动力系统和控制策略参数优化及软件开发 | 第57-73页 |
5.1 遗传算法简介 | 第57-59页 |
5.2 遗传算法的优化过程 | 第59-62页 |
5.2.1 优化流程图 | 第59-61页 |
5.2.2 遗传算法的编码方式 | 第61页 |
5.2.3 ADVISOR非界面仿真 | 第61-62页 |
5.3 动力系统及控制策略参数的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 | 第62-64页 |
5.3.1 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62页 |
5.3.2 优化变量的选取 | 第62-63页 |
5.3.3 约束条件的建立 | 第63-64页 |
5.4 优化结果分析 | 第64-68页 |
5.4.1 动力系统参数优化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5.4.2 控制策略优化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5.5 参数优化软件开发 | 第68-72页 |
5.5.1 引导界面设计 | 第69-70页 |
5.5.2 参数设置界面设计 | 第70-71页 |
5.5.3 优化结果界面设计 | 第71-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基于CarSim的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防滑控制策略研究 | 第73-85页 |
6.1 CarSim软件介绍 | 第74页 |
6.2 道路模型的构建 | 第74-75页 |
6.3 防滑控制策略设计 | 第75-80页 |
6.3.1 驾驶员模型设计 | 第76-78页 |
6.3.2 驱动防滑控制策略设计 | 第78-79页 |
6.3.3 制动防抱死控制策略设计 | 第79-80页 |
6.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80-84页 |
6.4.1 车速跟随及车轮滑移情况对比分析 | 第80-82页 |
6.4.2 前后轮总需求转矩对比分析 | 第82-83页 |
6.4.3 前后轮转矩分配曲线对比分析 | 第83-8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85页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85-86页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