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15页 |
1.4.2 课堂观察法 | 第15页 |
1.4.3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1.4.4 案例分析法 | 第15-17页 |
2 波利亚的解题理论及核心概念 | 第17-33页 |
2.1 题 | 第17-18页 |
2.2 解题 | 第18页 |
2.3 波利亚的解题理论 | 第18-33页 |
2.3.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 | 第19-22页 |
2.3.2 波利亚的启发思想 | 第22-23页 |
2.3.3 波利亚的合情推理 | 第23-24页 |
2.3.4 波利亚的四种解题模式 | 第24-28页 |
2.3.5 波利亚的教学三原则 | 第28-29页 |
2.3.6 波利亚的教师十诫 | 第29-33页 |
3 比较分析波利亚解题理论和课程标准及教材与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 第33-39页 |
3.1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波利亚解题理论必要性分析 | 第33-35页 |
3.1.1 从学习方式、方法方面分析 | 第33-34页 |
3.1.2 从对教师的要求方面分析 | 第34页 |
3.1.3 从对学生学方面分析 | 第34-35页 |
3.2 对高中教材中导数部分的分析 | 第35-36页 |
3.3 对学生在导数部分的学习情况分析 | 第36-39页 |
4 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39-45页 |
4.1 学生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以及教师授课方式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39-41页 |
4.1.1 调查目的 | 第39页 |
4.1.2 调查对象 | 第39页 |
4.1.3 调查方法 | 第39页 |
4.1.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4.2 学生对波利亚解题理论的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喜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41-42页 |
4.2.1 调查目的 | 第41页 |
4.2.2 调查对象 | 第41页 |
4.2.3 调查方法 | 第41-42页 |
4.2.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42页 |
4.3 建议 | 第42-45页 |
4.3.1 学生方面 | 第42-43页 |
4.3.2 教师方面 | 第43-45页 |
5 解题理论在高中导数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 第45-59页 |
5.1 解题理论下的导数几何意义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 第45-49页 |
5.2 解题理论下的函数单调性与导数的例题应用案例 | 第49-54页 |
5.3 函数最值与导数的习题教学应用案例 | 第54-56页 |
5.4 利用绝对值函数的导数公式解决含参函数的最值问题的应用案例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附录A | 第69-71页 |
附录B | 第71-73页 |
附录C | 第73-75页 |
附录D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