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9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1.4 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1.4.1 法治 | 第11页 |
1.4.2 农村法治建设 | 第11-13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2 国内外农村法治建设现状 | 第15-22页 |
2.1 国外的农村法治建设 | 第15-16页 |
2.1.1 制定农村立法法治建设 | 第15页 |
2.1.2 强化农村组织法治建设 | 第15-16页 |
2.1.3 加强农村文化法治建设 | 第16页 |
2.2 国内的农村法治建设 | 第16-22页 |
2.2.1 农民法律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 | 第17-19页 |
2.2.2 立法体系不健全,不适应农村法治建设 | 第19-20页 |
2.2.3 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现象偶现 | 第20-21页 |
2.2.4 普法覆盖不广、宣传形式单一 | 第21-22页 |
3 抚州市临川区“三农法治堂”创新普法新路径实证分析 | 第22-29页 |
3.1“三农法治堂”创新背景 | 第22页 |
3.2“三农法治堂”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3.2.1“三农法治堂”情况简介 | 第22页 |
3.2.2“三农法治堂”学习制度 | 第22-23页 |
3.3“三农法治堂”具体做法 | 第23-26页 |
3.3.1 创新普法宣传形式 | 第23-24页 |
3.3.2 建立健全普法队伍 | 第24-25页 |
3.3.3 坚定服务群众理念 | 第25-26页 |
3.3.4 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 第26页 |
3.4“三农法治堂”取得的成效 | 第26-27页 |
3.5“三农法治堂”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3.6“三农法治堂”的启示 | 第28-29页 |
4 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 | 第29-35页 |
4.1 培养农民法治理念 | 第29页 |
4.1.1 树立“以人为本”法治新理念 | 第29页 |
4.1.2 从认知源头培养法治观念 | 第29页 |
4.1.3 营造丰富法治文化 | 第29页 |
4.2 建立良法立法机制 | 第29-31页 |
4.2.1.实现系统立法 | 第30页 |
4.2.2.实现民主立法 | 第30页 |
4.2.3.实现科学立法 | 第30-31页 |
4.3 建立公正执法机制 | 第31-32页 |
4.3.1 建立法治型农村干部执法机制 | 第31页 |
4.3.2 建立法治化司法行政公正机制 | 第31-32页 |
4.4 转变普法工作方式 | 第32-33页 |
4.4.1 转变宣传思维,丰富法律宣传活动形式 | 第32-33页 |
4.4.2 提高工作能力,完善农村普法工作 | 第33页 |
4.5 加大法治投入力度 | 第33-35页 |
4.5.1 完善人员配置 | 第33页 |
4.5.2 扩大财力支持 | 第33-34页 |
4.5.3 加大硬件投入 | 第34-35页 |
5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