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冻土地基钻孔灌注桩热学分析及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多年冻土地区桩基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冻土地区桩周土温度场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冻土地区基桩承载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混凝土水化热及入模温度对桩周土温度场影响第14页
        1.3.2 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回冻后承载特性研究第14-15页
        1.3.3 数值模拟分析第15页
        1.3.4 本文技术路线第15-16页
2.冻土地区钻孔灌注桩的基本理论第16-34页
    2.1 冻土基本理论第16-22页
        2.1.1 冻土的形成及分类第16页
        2.1.2 冻土物理力学性质第16-22页
    2.2 冻土区钻孔灌注桩热学理论分析第22-26页
        2.2.1 入模温度第22-23页
        2.2.2 水泥水化热第23-25页
        2.2.3 混凝土绝热温升第25-26页
    2.3 基桩力学特性分析第26-32页
        2.3.1 单桩荷载传递机理第26-30页
        2.3.2 冻土区基桩承载机理第30页
        2.3.3 单桩竖向承载力估算方法第30-32页
    2.4 单桩竖向承载力第32-33页
        2.4.1 单桩破坏模式第32-33页
        2.4.2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和判定方法第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室内模型试验第34-49页
    3.1 试验仪器设备第34-37页
        3.1.1 低温环境箱第34页
        3.1.2 实验模型箱第34-35页
        3.1.3 加载设备仪器第35-36页
        3.1.4 静态应变测试仪第36-37页
        3.1.5 测温设备第37页
        3.1.6 电压转换器第37页
    3.2 模型桩的制作第37-39页
    3.3 填土土工试验第39-42页
        3.3.1 筛分试验第39页
        3.3.2 击实试验第39-41页
        3.3.3 液塑限试验第41-42页
    3.4 仪器的标定第42-44页
        3.4.1 千斤顶的标定第42-43页
        3.4.2 温度传感器的标定第43-44页
        3.4.3 机电百分表的标定第44页
    3.5 试验过程第44-48页
        3.5.1 填土的配制第45页
        3.5.2 模型填筑及元器件布设第45-47页
        3.5.3 模拟混凝土水化热试验第47页
        3.5.4 回冻后基桩承载试验第47-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4 试验结果分析第49-64页
    4.1 工况一水化热试验结果分析第49-53页
    4.2 工况二水化热试验结果分析第53-58页
    4.3 工况三水化热试验结果分析第58-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5 基桩静载荷试验结果分析第64-72页
    5.1 荷载—沉降曲线第64-66页
    5.2 轴力计算及分布规律第66-70页
    5.3 桩侧冻结力计算及分布规律第70-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6 桩-土体系水化热数值模拟第72-83页
    6.1 引言第72页
    6.2 温度场控制微分方程第72-74页
    6.3 建立模型第74-76页
        6.3.1 基本假设第74页
        6.3.2 相关参数选定第74页
        6.3.3 计算模型建立第74-76页
    6.4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第76-82页
    6.5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82页
    6.6 本章小结第82-8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7.1 结论第83-84页
    7.2 展望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双向回交导入系和种质资源剖析水稻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
下一篇:水稻类病斑基因SPL33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