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炎陵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2-17页
        1.2.1 理论基础第12-15页
        1.2.2 文献综述第15-17页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7-20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2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3.3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2章 炎陵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分析第20-38页
    2.1 炎陵农村商业银行概况第20-24页
        2.1.1 炎陵农村商业银行简介第20-21页
        2.1.2 运行的基本态势第21-23页
        2.1.3 信贷业务发展历程第23-24页
    2.2 炎陵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况第24-33页
        2.2.1 信贷风险管理组织第24-26页
        2.2.2 信贷风险管理模式第26-31页
        2.2.3 信贷风险管理策略第31-32页
        2.2.4 风险容忍度管理第32-33页
    2.3 炎陵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2.3.1 内控制度未落实第33-34页
        2.3.2 信贷三查工作不到位第34-35页
        2.3.3 信贷风控基础工作不扎实第35-36页
    2.4 炎陵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成因分析第36-38页
        2.4.1 现代法人治理流于形式第36页
        2.4.2 内控制度未严格执行第36页
        2.4.3 未建立良好的信贷文化第36-37页
        2.4.4 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第37-38页
第3章 炎陵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优化方案设计第38-46页
    3.1 优化思路第38-39页
        3.1.1 指导思想及原则第38页
        3.1.2 具体思路第38-39页
    3.2 贷前调查体系优化第39-41页
        3.2.1 贷前调查流程第39-40页
        3.2.2 调查人员派遣方式第40-41页
        3.2.3 贷前调查方式第41页
    3.3 贷中审查体系优化第41-43页
        3.3.1 授权管理制度第41-42页
        3.3.2 贷审会工作第42页
        3.3.3 非现场稽核第42-43页
    3.4 贷后风险监控体系优化第43-44页
        3.4.1 风险监控指标体系第43页
        3.4.2 集中风险及大额授信监控体系第43-44页
        3.4.3 信贷风险预警体系第44页
    3.5 信息技术支持体系优化第44-46页
        3.5.1 信贷风险预警数据库第44页
        3.5.2 智能辅助决策模块第44-45页
        3.5.3 大数据模式下客户评级第45-46页
第4章 炎陵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实施与保障第46-51页
    4.1 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第46-47页
        4.1.1 上级机构推动改革力度可能不大第46页
        4.1.2 内部员工适应性时间可能拉长第46-47页
        4.1.3 信息化技术创新难度较大第47页
    4.2 主要保障措施第47-49页
        4.2.1 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第47-48页
        4.2.2 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第48-49页
        4.2.3 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发展第49页
    4.3 预期效果第49-51页
        4.3.1 贷前调查业务质量将有效提高第50页
        4.3.2 贷后风控能力将明显增强第50页
        4.3.3 工作效率及决策水平进一步提升第50-51页
结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管持股如何影响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基于R&D效率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
下一篇:交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