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引言 | 第8-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问题来源 | 第9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二、学习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一) 探究式教学 | 第11-12页 |
1. 探究式教学的产生 | 第11页 |
2. 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2-14页 |
1. 建构主义的起源 | 第12页 |
2. 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师生观 | 第12-14页 |
三、学习设计前的研究与分析 | 第14-25页 |
(一) 探究活动素材的研究过程 | 第14-22页 |
1. 探究活动材料或工具的选择 | 第14页 |
2. 动摩擦因数的测定 | 第14-19页 |
3. 玻璃球半径的测量方法 | 第19页 |
4. 活动相关理论推导的研究 | 第19-22页 |
(二) 教学对象的分析 | 第22页 |
(三) 内容选择 | 第22-23页 |
(四)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 第23-25页 |
1. 教学目标的分析 | 第23-24页 |
2. 教学重难点分析 | 第24-25页 |
四、高中受力分析综合探究性学习设计 | 第25-48页 |
(一) 高中受力分析综合探究性学习设计总述 | 第25页 |
(二) 整体框架——课时安排 | 第25-26页 |
(三) 高中受力分析综合探究性学习设计详述 | 第26-48页 |
1. 第1课 筷子是如何夹起直尺的? | 第26-32页 |
2. 第2课 为什么筷子能夹起小玻璃杯却夹不起大玻璃杯 | 第32-42页 |
3. 第3课 为什么筷子能夹起小玻璃球却夹不起大玻璃球 | 第42-48页 |
五、总结与反思 | 第48-52页 |
(一) 本学习设计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分析 | 第48-49页 |
1. 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对比 | 第48页 |
2. 教学目标上的对比 | 第48页 |
3. 教学内容上的对比 | 第48-49页 |
4. 课堂气氛上的对比 | 第49页 |
5.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对比 | 第49页 |
(二) 对于本次探究性学习设计的反思 | 第49-52页 |
1. 对探究性学习设计过程的思考 | 第49-50页 |
2. 对探究性学习设计条件的思考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