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资源依赖理论 | 第12-13页 |
1.2.2 学会挂靠体制 | 第13-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 本文的逻辑框架 | 第18-19页 |
第2章 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挂靠体制的发展 | 第19-30页 |
2.1 挂靠体制形成与学会资源依赖 | 第19-26页 |
2.1.1 挂靠体制与资源分配模式 | 第19-20页 |
2.1.2 挂靠体制的发展历史 | 第20-23页 |
2.1.3 资源多元依赖程度与挂靠模式类型 | 第23-26页 |
2.2 挂靠体制的发展趋势 | 第26-30页 |
2.2.1 资源依赖与政社分开 | 第26-27页 |
2.2.2 挂靠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 第27-28页 |
2.2.3 学会挂靠体制改革的结果 | 第28-30页 |
第3章 学会挂靠体制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30-47页 |
3.1 学会挂靠体制改革的现实困境 | 第30-39页 |
3.1.1 宏观层面:学会获取资源的法规环境不成熟 | 第30-33页 |
3.1.2 中观层面:学会不同资源依赖模式改革难以“一刀切” | 第33-35页 |
3.1.3 微观层面:学会自身获取整合资源能力弱 | 第35-39页 |
3.2 学会挂靠体制改革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39-47页 |
3.2.1 宏观环境因素的不利制约 | 第39-41页 |
3.2.2 挂靠体制下的学会发展弊病 | 第41-43页 |
3.2.3 学会运行机制以及能力建设欠缺 | 第43-47页 |
第4章 推进学会挂靠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47-58页 |
4.1 加强认识,实现从政府选择向社会选择的转变 | 第47-48页 |
4.2 推进学会挂靠体制改革的具体对策 | 第48-55页 |
4.2.1 优化宏观环境是学会拓宽资源的必要前提 | 第48-50页 |
4.2.2 分类引导不同资源依赖模式的学会实现挂靠体制改革 | 第50-52页 |
4.2.3 培育学会能力是学会承接资源的内在保障 | 第52-55页 |
4.3 完善学会挂靠体制改革的保障措施 | 第55-58页 |
4.3.1 加大业务指导单位和挂靠单位的支持保障 | 第55-56页 |
4.3.2 对学会进行科学分类管理 | 第56-57页 |
4.3.3 完善综合动态的监管体系 | 第57-5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